明星列表  |  最新主题  |  精华主题  |  热门主题  |  明星排行榜  |  我与明星  

凯凌百科>其他>中药>土茯苓>中药档案

|||||排名第3490位  我要报料!

一、土茯苓档案 (提供资料)





















档案:

中药名:土茯苓
土茯苓


三、土茯苓介绍: (提供资料)


入药部位:

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性味:

甘,淡,平。

归经:

归肝,胃经。

功效: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主治:

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用法用量:

5~60g。

炮制方法:

未切片者,浸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本品呈长圆形或不规则的薄片,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气微,味微甘,涩。

相关论述:

1.《本草汇编》“病杨梅毒疮,药用轻粉,愈而复发,久则肢体拘挛,变为痈漏,延绵岁月,竟致废笃。惟锉土萆薢三两,或加皂甙,牵牛各一钱,水六碗,煎三碗,分三服,不数剂多瘥。盖此疾始由毒气干于阳明而发,加以轻粉燥烈,久而水衰,肝挟相火,来凌脾土,土属湿,主肌肉,湿热郁蓄于肌腠,故发为痈肿,甚则拘挛,《内经》所谓湿气害人皮肉筋骨是也。土萆薢甘淡而平,能去脾湿,湿去则营卫从而筋脉柔,肌肉实而拘挛痈漏愈矣。初病服之不效者,火盛而湿未郁也。此药长于去湿,不能去热,病久则热衰气耗而湿郁为多故也。”
2.《本草纲目》“土茯苓,有赤白二种,入药用白者良。按《中山经》云,鼓镫之山有草焉,名曰荣草,其叶如柳,其本如鸡卵,食之已风,恐即此也……土茯苓能健脾胃,去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筋骨利。”
3.《本草正义》“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其解水银,轻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渗利下导为务,故专治杨梅毒疮,深入百络,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
4.《本草拾遗》“草禹余粮,根如盏连缀,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涩,人取以当谷,不饥……调中止泄。”
5.《本草图经》“敷疮毒。”
6.《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
7.《本草纲目》“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
8.《生草药性备要》“消毒疮,疔疮,炙汁涂敷之,煲酒亦可。”
9.《本草再新》“祛湿热,利筋骨。”
10.《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风湿性关节炎,腹痛,消化不良,膀胱炎。”


产地:

主产于广东,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四川等地。

生理特性:

攀缘灌木,根茎块根状,有明显缩节,着生多数须根。茎光滑。单叶互生,革质,披针形至椭圆状极针形,长6~500px,宽1.2~125px,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下面常被白粉,基出脉3~5条,叶柄长1~50px,略呈翅状,近基部具开展的叶鞘,叶鞘先端常变成2条卷须。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花序梗极短,小花梗纤细,基部有多数宿存的三角形小苞片,花小,白色,直径约4mm,花被裂片6,2轮,雄花的雄蕊6,花丝较花药短,退化雌蕊缺,雌花的退化雄蕊线形,子房上位,3室,柱头3歧,稍反曲。浆果球形,直径6~8mm,熟时紫黑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长于山坡,荒山及林边的半阴地。

使用注意:

肝肾阴亏者慎服。
1.《万氏家抄方》:“不犯铁器。”
2.《本草纲目》:“服时忌茶。”
3.《本草从新》:“肝肾阴亏者勿服。”

相关配伍:

.治血热头痛,咽喉肿痛,经血淋漓等妇女血症:土茯苓与金银花,诃子,栀子,川楝子,黄连,瞿麦配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七味土茯苓汤)
2.治梅毒,淋病:土茯苓与金银花,紫草茸,茜草,枇杷叶,草乌(制),诃子,栀子,白云香,苘麻子,红花,瞿麦,黑云香配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十四味土茯苓汤)

相关连接  我与明星  相关明星  明星日历  提供资料 土茯苓,Tu Fu Ling


szkl.net ©2006-2020用户协议  粤ICP备130284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