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娱评李宗盛:音乐主张“凡人美学” 影响无远弗届李宗盛 李宗盛在华语流行乐方面的影响无远弗届,但他近日北京个人演唱会受欢迎的程度,还是令人始料不及——不仅座无虚席,据说黄牛票还炒到万元以上。这不是他第一次登上大陆舞台,特别是前几年他加入“纵贯线”巡演,人们已有机会听到其演绎个人作品。 现在看来,“纵贯线”受欢迎的程度远远比不上李宗盛个人,或因为前者搭伴捞金的形式已被公众识破,或因为从某种角度看,李宗盛是这四人中最具公共文化价值的一个——与他相比,罗大佑不够温和,周华健缺失个性,张震岳就不用提了,年轻没内涵。 李宗盛作品最大的特点,即其受欢迎的核心根据是:从上帝视角来呈现凡人态度——既是上帝,可以从容地钻进任何性别、任何年龄、任何处境的凡人的内心,然后既无比逼真又居高临下地描绘各类人的内心世界,自会将这些人感动得一塌糊涂。 所以,这么既沧桑又阳刚的老男人,竟能写那么多经典的女人歌,以最细微、最叵测的细节与变幻将女人心袒露出来——特别是诸多男女对唱的歌曲,你可以想象他在写词时忽而男性忽而女性的那种上帝心态。 他最好的个人唱作作品,亦是其处女作《生命中的精灵》——出这张唱片时不过28岁,整部作品却弥散着一股勘破一切的中老年心境。事实上,他那种沧海桑田式的爱情慨叹,与这些年愈演愈烈的流行音乐幼齿化的走向相悖,但无论处在其创作巅峰期的30年前还是惜歌如金的今天,他那些过来人式的自白,总能引起不仅是过来人甚至连什么也没过来过的青少年的共鸣。 这跟他所秉持的流行音乐美学相关,此美学可总结为“凡人态度”。他在解释自己的音乐创作时强调,“唱歌其实就是加上旋律的讲话,是讲话的延伸,首先要知道怎么讲话”,这不仅决定了他的演唱总携着念白,也决定了他编织的旋律总有种娓娓道来的感觉。流行歌曲既不是唱给权贵听,也不是唱给资深乐迷听,而是唱给凡人听,这是“凡人态度”的核心,也决定了至为关键的创作态度。这一态度在1986年《生命中的精灵》第一首歌《开场白》里,已表达得清清楚楚:“请进来我的世界,稍作停留,在这里,有人陪你欢喜悲伤陪你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