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一曲《肖邦第一协奏曲》让18岁的李云迪摘下虚悬15年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金奖,在古典音乐圈一战成名。 2012年,央视春晚上的一曲《金蛇狂舞》让30岁的李云迪登上了娱乐新闻的头条。 明明可以专心做个高冷的钢琴家,却“误打误撞”在娱乐圈火了一把,会不会担心被“过度消费”?他的想法很简单:“对我来说,就是让音乐的归音乐,娱乐的归娱乐”。 7月17日,李云迪将携手指挥大师迪图瓦及美国青年交响乐团巡演到沪,在东方艺术中心为观众带来谭盾新作《帕萨卡里亚:风与鸟的密语》以及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柏辽兹《幻想交响曲》。来沪之前,他接受了晨报记者的专访。 关于古典 时隔15年,李云迪回望年少成名,更多的是偶然之幸:“它不是计划中的,是上天恩赐,是时代把我推到了这里。” 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名字常常被人与同样年少成名的钢琴家郎朗绑在一起。在大众眼中,他们同是中国人,都是1982年出生,还是唱片业巨头德意志唱片公司的“同门师兄弟”,被比较在所难免。他说,我不介意被比较,我只在意自身的提高。 晨报记者(以下简称“记”):2011年时,你就和迪图瓦在上海有过合作,在你心中,他是一位怎么样的指挥? 李云迪(以下简称“李”):和迪图瓦之前在上海夏季音乐节合作过李斯特的《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他的指挥干练明快,有活力又不乏细腻,我们合作得很愉快,也建立了一定的音乐默契。 记:作为一个80后的钢琴家,和平均年龄不超过20岁的美国国家青年交响乐团合作,而指挥又是一位30后,如此年龄跨度大的组合,感觉如何? 李:和乐团,指挥家的合作,就像一场在音乐上的交谈和对话,不同的组合之间,会有一些全新的交流和表达,我觉得会带来音乐层次上更丰富的体验。 记:这一次在曲目选择上,有什么特别的考虑吗? 李:这是我去年跟指挥哈丁和柏林交响乐团的录音曲目,之前和迪图瓦合作过其他的作品,但这套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是第一次合作,相信会是全新的音乐感受。 记:一直以来,你的名字都和肖邦紧密相连,是不是对他有种偏爱? 李:我挚爱肖邦,我喜欢他对钢琴音乐作品的投入。他跟贝多芬,李斯特等人不一样,他们还会创作一些交响乐作品,而肖邦是唯一一位专注于钢琴曲创作的作曲 家,他一生都在为钢琴创作,留下了200余部钢琴作品。肖邦的作品充满诗意,也有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我特别能感受到肖邦音乐的美和意境。当然,这些年我 也尝试去演奏一些其他风格的音乐,让我在音乐和精神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同时也加深了我对肖邦的感情。 记:如果把你放到荒岛上,只能带一首曲子去听,你会选择哪首? 李:这个选择对钢琴家来说真的很困难,在古典音乐领域,钢琴音乐作品浩如烟海,正是因为了解的太多,选择的范围太大,所以真的很难选。相比之下,我更愿意选择一架钢琴,然后就能弹奏我喜欢的所有曲子。 记:介意别人总是把你和某些钢琴家放在一起比较吗? 李:我不介意被比较,我只在意自身的提高,如果我自己追求的东西我做到或者完成了,我会非常开心,否则,就算别人说我很好我也会非常沮丧。 关于学琴 音乐制造的氛围就如同一种致幻剂,让每个人在其中投入自己的主观想象。 有从事钢琴教育的年轻老师称,在李云迪等80后一代钢琴家的音乐会上,很多观众是幻想产生另一个李云迪的琴童与父母,他们中的很多人寻求的是一种李云迪式的成功,而非真正的艺术。 记:你觉得学习钢琴,或者说学习乐器,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我觉得不管学习什么,最重要的是热情和专注。你喜欢它,才有持续不断的动力。 记:在你学琴的过程中,或者成名至今,有过迷茫的时候,甚至想要放弃吗? 李:没有,钢琴是我自己选择的,我的追求和梦想就是成为一名钢琴家,一路走来都在不断实现我的梦想,这种感觉很好。 记:学琴路上,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李:我的恩师但昭义老师,他是土生土长的中国音乐教育家。他不仅教会我钢琴技法,对我的音乐理念影响也很深。 记:对于正逐步崭露头角的中国青年音乐家和音乐学子们,有什么建议吗? 李:我非常支持年轻人学音乐,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作为业余兴趣培养,这有助于智力开发和修养的提高,但要成为专业的音乐家,肯定要有专业老师的意见,还有自己的选择。 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自己选择自己的未来,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 关于娱乐 和周杰伦,王力宏,谭晶等人跨界合作,跟房祖名,谢霆锋都是好友,甚至还参加过湖南台当家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这些年,李云迪似乎不再是原本那个“言必谈肖邦”,谦逊,友善但略显沉闷的古典钢琴家,而是成了全民娱乐时代的一分子。 “古典和娱乐并不矛盾”。在李云迪看来,在钢琴的黑白世界里,他当他的“肖邦王子”,脱去燕尾服,他就是个普通的80后,品红酒,玩自拍,刷微博,还是一枚专业的“吃货”,但他有自己的底线,“我始终还是一个钢琴家,我最重要的部分一直都是音乐,这是不会改变的”。 记:你认为互联网时代会对古典乐的传递和演绎产生什么化学反应? 李:互联网时代让大家有更多的途径和方式接触,了解古典音乐,可以很方便地听到,看到很多古典音乐不同的诠释和演绎,了解曲目的背景知识,还可以和志同道合的爱乐人交流心得。可以说,互联网让古典音乐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正襟危坐,束之高阁的东西。 记:你也尝试过各种古典与现代的跨界,接下来会有什么新的挑战? 李:其实我并没有刻意跨界,只是可能遇到一些让我觉得很好的机会,可以用这个时代的方式让古典有一些新的表现,用大家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介绍古典音乐。所以接下来也是要看契机,有什么更新,更好的方式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古典音乐。 记:虽然你是一个古典音乐家,可是你和娱乐圈关系匪浅。会不会担心被“娱乐化”或者“过度消费”?你怎么样拿捏两者之间的度? 李:我觉得不存在是否被娱乐化的问题,只是你面临的时代背景不同了,人们对古典音乐家的考量和评价也会带有时代的色彩。 对我来说,就是让音乐的归音乐,娱乐的归娱乐。我始终还是一个钢琴家,我最重要的部分一直都是音乐,这是不会改变的。而休闲放松的时候,作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就可以随意一些,娱乐一些。 记:有时候明明是开一场古典音乐的发布会,可却总是被记者“八卦”,这种时候会介意吗? 李:有点无奈,但也能够理解,大家都站在各自不同的领域,看待事情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角度。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关注音乐的部分。 记:除了钢琴,还有哪些兴趣爱好?李:我比较喜欢汽车,摄影和收藏红酒。对我来说,跑步运动和去健身房锻炼都是很好的减压方式。在休息时,我还喜欢喝茶,所以在闲暇时间,我会比较宅,呆在家的时间很长,希望能够安静地独处。 明星关键词:李云迪 ,李云迪,钢琴王子,李希熙,云迪,Li Yun 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