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和嘉宾李亚鹏在《咏乐汇》录制现场大吃哈密瓜、羊肉串和马奶葡萄。(图/CFP) 奥一网11月7日讯 11月4日下午,央视梅地亚中心一楼茶坊,李咏与《青年周末》记者面对面坐着,喝茶、聊天。场景有点像央视刚刚推出的新节目《咏乐汇》,不同的是,李咏成了被访问者。“俞敏洪用‘驴脸’跟我开起玩笑时,我很高兴,因为嘉宾真的放松了。”当李咏面对记者也放松下来时,侃侃而谈回应质疑的声色全然没有一天接待了8位记者的疲态。 “How are you?Welcome to 《咏乐汇》,见到你,Itodayhappy,大大的。”11月1日晚,《咏乐汇》在李咏“惊世骇俗”的英语开场白中首次亮相。马上有观众毫不客气地批评:“像《艺术人生》”、“像食堂版《鲁豫有约》。”李咏说,我做到和他们不一样了。 英语一塌糊涂适合胡说八道 青年周末:节目播出前,网友就觉得节目的名字不好,感觉《咏乐汇》不像《幸运52》和《非常6+1》那样吸引人,那么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李咏:它一波三折,原来有很多的名字都被淘汰了。咏是把我的名字嵌进去了;乐是大家高高兴兴,欢聚一堂的感觉;汇是汇聚各路英豪,各路俊杰。 青年周末:第一期的嘉宾是俞敏洪,我还了解到你们录制的前九期节目里面,涵概了地产、娱乐、文艺圈里很大的腕,你们对嘉宾方向的选择就是大腕吗? 李咏:这也是我们节目面临的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台里领导也认为这样的节目,今后不管是文体还是财经,各行各业,哪怕是小人物,只要他有大故事,也都可以光临作客《咏乐汇》。不一定都要是成龙、张朝阳、王中军、李亚鹏、刘晓庆这样的人物。只要故事能给大家一些启发,或者一些感触就好。 青年周末:节目一开始听到您说的不太流利的、夹杂着日本话的英语,是您自己的创意吗? 李咏:这是节目组撰稿对我的建议,俞敏洪是新东方的创始人,英语当然很好了,我在开场用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的嘉宾立刻感到很轻松。 青年周末:您本人的英语水平? 李咏:一塌糊涂,所以我太适合胡说八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