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电影《无间道》创作《长空》 对于一支有着30年历史的殿堂级乐队来说,往事可能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在这里,我们只能从一些标志性的时间点和事件中,去重温Beyond一路走来的苦与乐。也许,Beyond之所以能写出这么多好作品、能在乐坛屹立30年,正是来自于当年他们在放工后“夹Band”(组乐队)的那份快乐和执着。 地下摇滚时期: 1983-1986 为梦想乐此不疲地贴钱 “心中一股冲劲勇闯,抛开那现实没有顾虑,仿佛身边拥有一切,看似与别人筑起隔膜”——《再见理想》 上世纪80年代初,黄家驹与叶世荣经人介绍相识,发觉音乐取向一致,于是合组乐队。不久,他们参加吉他比赛,主音吉他手邓炜谦把乐队命名为Beyond,意为“超越”,成员还有黄家驹、叶世荣和邬林。当时乐手们同时和好几个乐队一起玩,如家驹、家强和前太极的邓建明也组成了一个NASA乐队,创作的歌曲如《大厦》等,以英文歌曲为主,曲风走向都是Artrock(艺术摇滚)。 1983年,第一代低音吉他手李荣潮离队,黄家驹的弟弟黄家强加入填补位置。当时,香港的一家唱片公司集合了一些地下乐团灌录了一张名为《香港》的唱片,其中包括Beyond的两首英文原创歌曲。1985年,吉他手陈时安出国,正在大专读美术的阿Paul替补加入。之后Beyond自己出钱出力开了一场“永远等待”演唱会,虽然是场赔钱的演出,不过他们的才华开始得到业内赏识。 1986年,Beyond将自己创作的歌曲做成一张名为《再见理想》的唱片,从包装设计,到录制配唱,完全一手包办,获得了经理人陈健添的垂青并签约。 五人奋斗时期: 1986-1988 寻找商业与摇滚的平衡 “冷雨夜我不想归家,怕望你背影,只苦笑望雨点,须知要说清楚,可惜我没胆试” ——《冷雨夜》 1987年,Beyond出了一张《永远等待》EP,收录了8首歌曲。此时“乐队风”席卷香港乐坛,达明一派、太极、风云、Beyond、小岛等20余支乐队同时活跃在流行乐坛。同年,Beyond发行了首张大碟《亚拉伯跳舞女郎》,开始尝试寻找介于商业和摇滚间的平衡点。1988年,Beyond发行了第二张大碟《现代舞台》,推出《冷雨夜》、《天真的创伤》等Beyond式慢板情歌,同时也有曲风独树一帜的作品,如讽刺社会的《现代舞台》。不过两张专辑的销售都不理想,经纪人摊牌:如果专辑再不好卖,他们就没有发片的机会了。 同年,Beyond还发行了一张《旧日的足迹》精选,在大专会堂举办了一场音乐会。在音乐会上,刘志远宣布退出Beyond,当时宣布退出的原因是要去外地读书,但他最后没有入学,而是与梁翘柏另组乐队“浮世绘”。直至2008年,他才坦承当年离队的真正原因,是与低音吉他手黄家强争吵,一时意气下决定离队。 其后,Beyond签约成立不久的新艺宝唱片公司,歌曲更加商业化,成员们把头发剪短,一洗反叛青年的形象。接着推出的专辑《秘密警察》销量理想,其中《喜欢你》、《大地》均成为流行歌曲,乐队也开始取得一些乐坛奖项。但是这些并非Beyond最喜欢的音乐种类,加上部分乐迷批评他们失去原有的风格,被骂为“摇滚叛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