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黄金》李樯:我不像郭敬明只写给年轻人 新浪娱乐讯 7月21日,《黄金时代》系列沙龙在北京单向街书店举行,《黄金时代》导演许鞍华、编剧李樯、作家刘瑜夫妇共同参加了沙龙活动。沙龙现场被挤得水泄不通,这场沙龙成了文艺青年的金线,文青们与导演和嘉宾探讨了诸如“如何成为你自己”这样的问题。 现场:谈电影水泄不通 谈自由异常火热 单向街书店原本就是文青们的聚集地,许鞍华和李樯携他们的电影《黄金时代》出现在这里,要将一场关于自由的讲座奉献给文青们,导致了单向街的全面崩溃。距离活动开始一个小时,单向街就被文青挤满,以至于许鞍华导演和刘瑜夫妇出现时,对现场的情况也感到惊讶。 电影分享:萧红成为了自己 成就了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这个电影的题名来自于萧红在1936年写给萧军的一封信。萧红当时人在日本,充满了困窘,写信的过程中,突然说这不正是她的黄金时代。周濂说:“在我看来萧红是一个自由意志主义者,她通过自己特别唯心的方式定义自己一生,定义当时的一刹那。她说这是我的黄金时代,这是属于一个人的黄金时代。” 那究竟何为黄金时代,对于萧红来说,怎样得到了成就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在周濂看来:“一个人的一生他最失败的是什么?就是浪费他的天赋。而我觉得萧红这一生如果是自由的,如果她最后成就她的黄金时代,是因为她没有浪费她的天赋。她在各种压迫之中,在各种枷锁之中最终挣脱出来。” 刘瑜认为,萧红在实现自己的过程中有点像《老人与海》中老人和鱼的关系,我一定要把它打捞起来,哪怕精疲力尽,有可能被它拖下水。 青年交流:自由是个沉重的东西 由萧红成为自己,造就黄金时代的话题也引发了关于“自由”的讨论。“自由”的确是一个褒义词,有一句话“若为自由故,皆可抛”也是大家都听过的。但是从萧红寻求自由的过程中,也让我们体会到了“自由”这两个字的重量。 刘瑜认为当一个人选择自由的同时也选择了背负责任,而选择不自由似乎也没有必要承担责任:“像计划经济时代,你没有找工作的自由,反正国家给你分配。一旦分配到那个工作,你就觉得反正不会把我解雇,干好干坏一个样。或者以前包办婚姻的时候,如果父母给你选一个人,你不喜欢,过的不好,反正不怪我,都怪父母。” 对于现在这个社会的现状,以及如今我们所拥有的“自由”,周濂犀利的指出: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如果只有点赞的自由,那这个自由其实不是自由。 许鞍华则打趣道::年轻的时候拍电影别人都说我是为了追求男同胞,现在年纪大了没人说了,所以我觉得现在很自由。 李樯:我不像郭敬明只写给年轻人看 在谈到本次创作时,编剧李樯表示忘记了要讨好90后,但认为艺术像两个人一见钟情,你碰到合适的东西就会喜欢。所以希望自己的作品是所有年龄层都会去看,并不会像郭敬明一样只写给年轻观众。 刘瑜也表示自己很少关注郭敬明,因为所经历的生活过于不同,价值观上肯定会存在偏差。但是郭敬明以及韩寒却一直在改变自己不断尝试,作为年轻人他们也是应该的。周濂再次犀利指出:寻求变化的人生未必就是好的人生。 许鞍华则认为电影需要多元化,对于《小时代2》也给出肯定的评价。但表明郭敬明肯定不会是自己的偶像,自己的偶像是黑泽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