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专访导演林育贤:将与关锦鹏联手 不为迎合拍片摘要:蒋浩:首先关导演肯定是大导演了,关导演前一段时间在《致青春》之前沉寂了一段时间以后,从《致青春》开始,从艺术成就和票房都开始爆发了。腾讯娱乐:前两年有一个说法,说台湾电影已死,这两年开始往上走,你感受应该比较深。 林育贤 林育贤与凤凰传奇微博影业蒋浩 腾讯娱乐讯(文/楚飞 图/小钢) 金马奖50周年颁奖典礼刚过,在这个期间,不少内地影人也来到台湾参加金马的创投会,凤凰传奇影业代表江苏影视文化公司首次受邀到台湾,凤凰传奇影业总裁蒋浩先生携公司两位签约导演关锦鹏与林育贤一起出席并参与研讨会。林育贤曾执导彭于晏主演的影片《翻滚吧,阿信》,当年在台湾有不错的票房佳绩,也参与了不少内地的电影节,口碑甚好。在金马奖期间,蒋总与林育贤导演一起接受了腾讯娱乐记者的专访,在聊到两岸电影如何更好地融合时,林导表示他将有更多的尝试,不为迎合而拍戏。 腾讯娱乐:林导在金马奖50周年有没有趁这个机会跟更多的内地的电影人交流? 林育贤:那当然。我开玩笑说从北京带了一些朋友来,我未来搞不好可以开发一个台湾导演带你游金马的活动。我这段时间刚好在内地认识了很多年轻的创作者,编剧导演。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的机会。 腾讯娱乐:今年你和关锦鹏都签约了内地的凤凰传奇影业,和关导有具体的合作吗? 林育贤:有。我和蒋总和关导也是去年这个时候在台北见面,大家非常契合,谈我们可以怎么合作,今年就找到一个案子,准备往前推动,所以关导是我下一部片的监制。 腾讯娱乐:已经完全定下来了? 林育贤:已经定案了,改编一个小说,是凤凰传奇的投资,出品人是蒋总蒋浩先生,基本上那个班底都是跨三地的,中港台。它就是一个真实小说改的,叫《藏地白皮书》,是大陆一个真实小说。 腾讯娱乐:蒋总为什么会选择和这两位导演合作呢? 蒋浩:首先关导演肯定是大导演了,关导演前一段时间在《致青春》之前沉寂了一段时间以后,从《致青春》开始,从艺术成就和票房都开始爆发了。这个时候和关导演合作,对于公司来讲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至于林导演,因为他特别擅长做像《翻滚吧 阿信》这种类型题材的影片,也是我们公司现在发展的一个方向。他们两个人联手出马的话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 腾讯娱乐:两位导演都是擅长拍文艺片,这也是未来你们公司的一个方向吗? 蒋浩:这个要纠正一下。因为我和关导演开始决定合作的时候,我们两人就达成了一个共识。作为我来讲,我觉得电影本身没有什么文艺片和商业片的区分。比如说《桃姐》,你说它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我觉得是这样的,一部电影它可能里面有文艺的范儿,也有别的范儿。它的文艺的范儿正好能和大部分的电影观众的骨子里面的文艺范儿沟通起来的时候,它就成为了票房。它也就是商业电影。 腾讯娱乐:票房成功就是商业电影。 蒋浩:除了一些比较极致的,特别特别小的,特别特别窄的。除此以外,文艺片和商业片没有界线。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文艺片和商业片的区别。这是我和关导演达成了一致以后我们俩才合作的。比如说你看一个类型片,看一个很暴力的片子,也是它暴力的成份迎合了很多电影观众喜欢暴力的这个成份,所以它就有了它的票房,它就变成了所谓的商业片。 腾讯娱乐:看资料发现你们公司会有跟内地的新锐的作家合作,比方说饶雪漫。 蒋浩:我们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是一个新的公司,新的公司在电影上起步才两年不到的时间。一部电影的成功可能关乎到大的编剧、导演,包括制作人,演员各个方面,我们因为是比较新的公司,有很多新的资源,原来所谓的一些大的资源其实已经是被别人给占有了。与其我们去跟风去追,不如我们和新锐的导演和新锐的编剧和作者来合作。这也是我们和关导一开始合作定下来一个基调,包括我们和香港的新锐的导演和编剧,台湾的,现在也有一个扶持青年导演的计划和基金,准备同时启动。 腾讯娱乐:今年正好是金马奖50周年,这几年在本土的一些票房还有内地的一些合作,不知道你怎么看待这种融合? 林育贤:其实过去这几年我们试过几个方法,比如说两岸合拍,我找到有一点台湾题材,有一点大陆题材这样合并,结果是失败的,变成两边都不想看,因为它有太多的考量了。后来试了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台湾卖座的电影然后再引进,再上,可是发现这样也是不行,因为时间已经晚了。所以我觉得现在已经晋级到第三阶段,你就不要做为了迎合两边,你可能找到一个最适合的题材。 也许像这一次的合作,有一个台湾导演去了内地?,但是这个题材它不是那么的完全,比如说碰触到可能很内地文化的东西。可能我也拍不了,但是我们跳脱一个更客观的,它是去讲人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讲人性共通的东西,我觉得它没有地域的问题。这是我们现在在尝试的第三个阶段,这也是作为一个台湾导演,也许我们可以尝试更多不同的题材的可能性。 腾讯娱乐:台湾有《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内地有《致青春》。青春片的这个苗头可能会越来越烈,导演未来在选片类型会不会朝这个方向走? 林育贤:我觉得导演青春片只有一次机会而已,阿信我已经拍掉了,可能等到我50岁,我再来找另外一个角度切入青春,不然我觉得对我来讲是差不多了。而且这种怀旧片不可能一直来,70、80、90都怀旧完了,不可能还有人一直想怀旧。接下来更有可能的是两岸的交流越来越多了。比如说台湾的年轻人在那边工作或者是大陆的朋友来这边工作,也许这是接下来可以开发的题材。 腾讯娱乐:蒋总,您怎么看待内地片在台湾的票房越来越好了,要加一些什么样的元素才能受欢迎? 蒋浩:现在电影可能更多一开始就讲究设计好它的运作。你拍好了以后,你再把它弄到台湾来或者是弄到香港肯定不行。比如包括投资模式,拍摄的模式,导演的架构,编剧的架构,一开始就要设计好。我们现在前面谈的也是一种合作的模式,我们这部电影当时就考虑了是台湾和内地一起上,然后我们大家一起运作这件事情。从开始,包括台湾方面可能会提出很多元素,比如说必须是台湾的元素。我们也会把我们坚持的东西坚持住。两个人一开始从规划的时候就规划起来。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做到台湾和大陆基本上同时上映。所以它有可能就会成功。 腾讯娱乐:这个也是一个未来要突破的内容,像《小时代》的票房还不错。 蒋浩:包括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其实它还是在撞大运。一开始设计的并不是很争议,但是可能票房一下子非常火,也有可能死掉了。如果把电影作为一个项目来运作的话,肯定不是这种模式。我们正在和刚才我提到的台湾的制作公司探讨这方面的合作的模式,如果模式建立起来以后,它的风险性可能会小很多。 腾讯娱乐:公司在2014年有什么拍片的新的计划? 蒋浩:新计划主要还是两位导演的片子。第一部是《放浪记》,第二部爱情片是林导演的,关导演也是监制。我们想帮我们原来江苏的一个文化名片《桃花扇》也拍成一个电影,现在请一个很大的编剧在改动这个项目。 腾讯娱乐:前两年有一个说法,说台湾电影已死,这两年开始往上走,你感受应该比较深。 林育贤:我觉得不是台湾电影已死,我觉得每一个地方,他都得面临去思考台湾电影应该往哪里走。台湾电影二三十年就这样子,然后又起来。这个阶段,就像侯导说的,侯导说我们这一代要面临一个更有趣,更大的挑战,因为它所有的东西都打开了,这是他们过去也没有遇到的局面。这个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所有人聚在一起,所有的年轻的朋友聚到一起,大家怎么样再去创造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我们自己也非常期待这件事情。 蒋浩:金马奖为什么能够成功?我是从内地过来的制片公司,我觉得它最大的成功就是它的开放性。它并没有像其他很多电影展设计了很多条件。比如说一定要是本地区的或者是一定要是具备什么资格的。所以它也不存在对哪一个地区或者是哪一部分的电影导演特别关注。正是由于它的开放性,金马奖在这些华语的电影展里现在的影响越来越大。就像我们大陆当时提出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百花齐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