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导演和女明星: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这样一个帖子,目前正在网络沸腾。尽管发帖者要大家不要对号入座,但是其中的内容,看着看着,就让人对上了号——这分明就是写国内三大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的陈年旧事。 网上沸腾导演那些事儿集结曝光 出现在网络连载中的“这一帖”,是一部结集出版的小说,包括《我的前夫》、《九千公尺》、《大腕的秘密》三篇。 《我的前夫》已经在网上连载:“白跃,这次您来上海做节目,正好赶上卓非凡也在上海电影节做评委,您打算约他出来一起喝杯咖啡吗?”……这时候的我正带劲儿地经营着几本杂志,写着几个专栏,也算是出版界的名人……“您对卓非凡最新的反映一代京剧大师的影片《名伶》有什么看法?”…… 连载才刚刚开始,网络上就炸开了锅。记者发现,在某网站论坛,每天都在更新,网友跟帖如云。该连载帖也被阅读超过16万人次。不少网友挂在线上,就等着“下回分解”。 寻找原型疑似三大导演“化身” “我想提前声明的是:我写的是娱乐小说,不是娱乐新闻。请千万不要对号入座。”作者的声明没能阻止网友浮想联翩。网友对《我的前夫》的原型下了定义——卓非凡做过上海电影节的评委,拍京剧大片,很显然,说的不就是《梅兰芳》的导演陈凯歌吗? 还有《九千公尺》的主人公“赵英雄”和“方晴”因戏生情。赵英雄拍摄的《酒坊》拿下“1988年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网友比照说,这分明说的是张艺谋与巩俐。《酒坊》就是《红高粱》嘛,连书中的获奖时间和奖项都惊人一致。 《大腕的秘密》也没有连载,但内容大纲已曝光,文中的“周坚强”出名前帮人做会议记录,某天作家和编剧们讨论剧本,周坚强谎称弄丢了,然后自己写了个剧本,从此一炮走红。这让网友联想到冯小刚。有网友说,这件事是当年拍《编辑部的故事》前发生的,冯小刚为王朔做记录,就是用了这招才在娱乐圈出道的。 陷入尴尬三大导演集体沉默 “拿大导演说事儿,我看行。”这种不点名道姓的娱乐叙事,网友看得津津有味,但让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齐齐陷入“小说门”。记者昨日致电几个导演,他们集体选择沉默。 之前一部《张艺谋传》用了很多未证实的传闻,被张艺谋告上法庭。这一次被小说对号入座,他会不会采取法律行动?张艺谋一位身边人向记者说,“传闻就让它传去吧,没时间理会。”冯小刚的助手张先生表示,“不知道这事,不回应。”陈红昨日也不接听电话。而小说中被模拟为叙事者的洪晃,昨日也不接听电话。 本报记者 唐爱明 对话作者杨慧子 50%都是真的! 昨日记者电话联系上小说作者杨慧子,一个甜美的女孩声音传过来。 记:为什么写这样的小说? 杨:娱乐圈的生态需要大家关注。我在北京某都市报当过时政记者,而后又做了3年多娱乐记者。大导演的很多事情通过新闻报道大众也知道,圈内朋友聊天也会聊到,我一直有意在积累这些。 记:你已经出书了,拿了多少稿酬? 杨:目前我还没有拿到稿酬呢。 记:你为什么把小说放到网上? 杨:娱乐圈的生态就应得到大家关注。 记:网友现在已经对号入座,你怎么看? 杨:我这不是新闻作品,而是小说。我只是写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成长经历,中间的确是有这几位大导演的影子。这几位导演最知名,也是网友对号入座最先想到他们的原因。 记:你觉得有多少成分是他们的影子? 杨:应该是50%。 记:你有没有征求原型人物的意见? 杨:那倒没有。 记:怕不怕被影射的人告你? 杨:告我没道理。书中不是某一个人的影子,只不过大家一联想,首先想到的是他这个人。本报记者 唐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