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李亚鹏“涉敛财风波”后受访:后半生理想做社会企业李亚鹏接受媒体访问 “民政局纵容下违规注册疑借公益敛财”这是中国公益界知名挑刺达人周筱赟在2012年12月18日发出的一条涉及李亚鹏的微博。 很快,李亚鹏和他的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被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 “财务报表多支出5万?”、““任职”是否违规?”、“基金会能否冠名“中国”?”在周筱赟诸多质疑之下,李亚鹏不得不在12月2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回应,他并未详细解释,称“民政局已有结论,我等待结果”。 显然,李亚鹏的说法没有让现场的记者满意,他自己也补充道,如果有做得不周全的地方愿意及时改正。随后他向身旁的嘉宾,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求援,王解围说,现有的法规部分条款并不合理,一些企业家做慈善时往往忽视了流程的合规性,有可能出现环节上的缺陷。 李亚鹏基金会的财务随后被北京市社团办证实并未违规、“基金会能否冠名“中国””被北京市民政局证实符合规定,但李亚鹏担任基金会法人的同时兼任一企业法人,他无法自圆其说。 后经证实的消息,李亚鹏所说的及时改正已在新闻发布会前两天给予了兑现,他所担任的北京美丽春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法人在12月20日已经变更为张萍。 北京市民政局通过官方微博透露已介入调查,1月7日的调查结果显示:审计过程中,未发现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存在以公益名义敛财等行为,但是兼任其他组织法定代表人属实,已责令其限期整改。 周筱赟的质疑并未由此停歇,未来的指控目标被其夸张地描述为“要送李亚鹏进监狱”,整个事件的走向尚无法预料,显然,李亚鹏希望利用自己名下企业和自己的基金会联合做社会企业的设想定会受到很大影响。 在遭到质疑前的几个月,李亚鹏常常高调亮相,宣扬他愿景中的社会企业模式,两个月前,他甚至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全球社会创新大会上,对话英国社会企业家。 记者最近一次听李亚鹏宣讲社会企业构想是在去年12月5日晚,讲座完毕后,李亚鹏回到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休息室,见到桌上有志愿者几个小时前吃剩的盒饭,端起来就开始扒。 甚至完全顾不上正在采访的记者的反应,狼吞虎咽地夹一些看起来美味一点的剩菜,扒饭声和吞咽的咕咕声充斥在整个房间,让主办方的工作人员也有些不知所措。助理在一旁解释,他没吃中饭,参加完嫣然天使儿童医院2014年的财务预算会议后赶场演讲,又没能顾得上吃晚饭,实在太饿了。 半个小时前,他在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公益讲堂上讲故事”。 他大谈嫣然天使儿童医院,甚至将医院与美国著名私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梅奥诊所并论,这个全球第二大非盈利性社会企业早在2009年就已实现每年76亿美元收益,每天有超过4万人为这个机构服务。 李亚鹏希望造就中国版的梅奥诊所,他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嫣然天使儿童医院预计在2015年可实现收支平衡,这让他讲话的分贝提高了不少。 他也分享了一些在多个公开场合讲过的故事, 14岁独自一人外出求学、大学时回乡办摇滚演唱会、当红时明星生涯以及他的创业故事,他认定做社会企业将是他后半生的终极目标。 声情并茂,肢体语言丰富,讲得口渴了,他会主动在台上找工作人员要水喝,他把时间刚好掐在主办方给的一个半小时完成演讲,不亚于专业公益讲师。 这次讲座的主题是“商业与公益--社会企业在中国,在他的构想中,未来,他将打造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他希望将这家秉承“复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的宗旨开展工作的公益组织与自己的企业对接,从而成就自己的社会企业梦想。 对话: 谈转型:遇到困难时想过继续拍戏 记者:作为一个曾经的明星,谈谈您转型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 李亚鹏:我从2009年开始寻找人生的方向,我投资过很多行业去尝试,有赔钱的时候,我会犹豫,因为拍戏会赚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但做投资会赔钱,我头两三年投资失败大于成功。 记者:有想过放弃吗? 李亚鹏:也思考过为什么要给自己创造那么多困难呢?甚至也想过重新演戏吧,但最终你会发现,那个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我也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煎熬和摸索。 记者:拍戏、创业、做公益,您觉得哪一个困难更大? 李亚鹏:不管做哪个行业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一个人能够面对的困难的大小其实跟什么有关系呢?跟你对这件事情的心愿有关系,你说拍戏还是做公益,每个行业不同,你在人生中能够克服多少障碍,迎面多少困难,取决?你对这件事情全身心的投入。 记者:为什么您要强调您的公益要去明星化 李亚鹏:明星化带来的高关注度是一个既定事实,是有利有弊的,需要与专业化和谐共存。 其实我也不是说要去明星化,而是在明星化这样一个既定事实的前提下,让我们的公益更加专业化,这样讲更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