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台湾年度华语票房 周星驰王家卫难敌台客 南都讯 临近岁末,各种排行榜陆续出炉。截至12月8日,今年大陆票房累积突破200亿,贺岁大战也已打响。台湾方面则提前盘点年度票房排行,数字显示:排在前十位的华语电影中,台湾本土片占了一半以上。知名影人焦雄屏给《南方都市报》撰文分析称,“台湾片似乎与大华语圈在趣味品味上截然划分”。联系上月落幕的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爸妈不在家》、《郊游》等台湾片、新加坡片受到重要奖项肯定,而大陆片及合拍片收获无几,焦雄屏认为:台湾电影离大华语圈越来越远。 重点评析 台湾口味VS华语片趋势 点评人:焦雄屏 年尾盘点台湾电影市场表现,就会发现本土片已全面覆盖台湾的华语电影市场,大陆电影毫无影响力,而香港与大陆合拍电影,虽然偏向大陆口味,但大量借助导演的知名度,除周星驰仍举足轻重,王家卫与徐克已在十大卖座电影中敬陪末座,而且与冠亚军成绩相距甚远。 哪些台湾本土片走红? 《大尾鲈鳗》、《总铺师》、《看见台湾》、《五月天诺亚方舟》、《志气》、《变身》都以高标的“台湾意识”显现台湾观众如何只看有台湾味的电影。 《大尾鲈鳗》是勾起台湾观众在1980/1990年代对歌厅猪哥亮秀场的回忆,黑社会乌龙、黄腔+土台客,荒谬爆表的情境,让观众在戏院享受发泄式的欢乐与爆笑;《总铺师》冗长而怀旧式地回味台湾乡土“办桌文化”。故事勉强有个竞赛及搜索高手的桥段,大玩广告式的噱头画面和台语歌舞,深受年轻观众欢迎;《看见台湾》绝对是民粹到底的真正“爱台湾”电影,导演租用飞机自上空航拍台湾,既看见台湾的奇山美景,也痛心这块土地所受的伤害,让疼惜台湾天地的观众趋之若鹜。 《五月天诺亚方舟》强调3D,拥有忠诚的乐团粉丝;《志气》记录台湾景美女中一群边缘化少女苦练拔河,硬是拼到世界冠军的励志过程;《变身》讨论一个电视节目过气偶像的潦倒与生活。这些都是如假包换的台湾情台湾味电影,即使美学偏向电视/综艺节目化,表演夸大刻板,但其亲和力不可小觑。 台湾南部观众的崛起 与中国大陆二三线城市观众口味之崛起一般,这几部电影也是南部观众重新发声与影响市场。过往台湾电影票房是台北与台北以外1:1之比例,如今是1:1.5或1:2,南部观众的口味影响盖过北部都会文化,台语遍地开花。 星爷打不过“那五年” 高居票房第四名的《被偷走的那五年》虽由大陆公司投资,由白百何主演,不过全片约百分之九十在台拍摄,其他演员也由台湾人全部包办,加上时空地点不明,表面看来就像一部台湾片。 至于王家卫与徐克二位香港导演斥巨资在大陆拍的《一代宗师》与《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卖座仅不过是三四千万台币,与大陆动辄数亿人民币的佳绩天南地北。另外,耗费也不菲的周星驰《西游降魔篇》,甚至卖不过《被偷走的那五年》。 金马大奖的意味 这些台味十足的电影进入大陆市场的机会不多,也使台湾电影离大华语圈越来越远,尤其李安带头把金马大奖全给台湾片与新加坡片,面对大陆本土片的兴盛,台湾片似乎与大华语圈在趣味品味上截然划分。 一种关注 今年,台湾网友最满意哪些电影? 一年一度的雅虎奇摩满意榜日前公布最新榜单。在这份“网友满意榜T O P10”中,台湾本土片《看见台湾》、《一首摇滚上月球》、《志气》分别夺得第一、第二、第六名。 第1名:《看见台湾》 第2名:《一首摇滚上月球》 第3名:《银魂完结篇:永远的万事屋》 第4名:《时空恋旅人》 第5名:《速度与激情6》 第6名:《志气》 第7名:《极速风流》 第8名:《星际迷航:暗黑无界》 第9名:《雷神2:黑暗世界》 第10名:《钢铁侠3》 《雅虎奇摩点评》 第1名:《看见台湾》导演齐柏林是一位“热血傻瓜”,用航拍角度拍下整个台湾山林海岸的美丽与哀愁。若不是这种角度,观众绝对不敢相信,阿里山的观日场所,旁边竟然就是一大片被掏空的山崖,触目惊心,可见一斑。 第2名:《一首摇滚上月球》 这部纪录片讨论罕见重病家庭中的父亲群像,他们组成了乐团杂牌军“困熊霸”。别人组团比赛是为了得名,他们组团是为了证明自己,感动指数爆表。 第6名:《志气》这部励志作品讲述景美女中拔河队的奋起过程。郭书瑶的敬业演出帮她拿下金马奖最佳新人奖!一代“宅男女神”化身演员的第一步,她做到了。 一种后续 关于“《泰囧》台湾卖不动”的讨论 本报上周报道《人再囧途之泰囧》11月29日正式登陆台湾影院,首周末三天全台北票房仅仅取得10万新台币,两地成绩落差之大,令人傻眼。为什么呢?报道被新浪、时光网、艺恩资讯转载后,引发不少讨论,也有来自台湾的网友给出他们的答案。 @台湾电影F unC lip:在台湾,大陆片票房好坏与上映时间或宣传关系不大。关键在于“从口袋掏出钱”进电影院,台湾影迷习惯首选“洋片”才值回票价;而卖座的台片,也须靠网友口口相传推荐。大陆片铁杆爱好者,毕竟小众。除非“合拍”有知名港台艺人参与演出,但也不能保证票房…… @ stiven937:在台湾上映的电影,通常是全球同步上映的。《泰囧》这部影片笑点蛮多的,但在台湾的游览车上,不知道播过几十遍了,学生们在各种户外活动的交通车上可能都已看过,怎么会去电影院再看一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