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今天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7折的下限,但保留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7折的下限。 由于目前市场资金偏紧,贷款难度大,实际执行贷款利率7折的机构很少,因此新政在短期内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从长远看,新政利好中国经济,令市场对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期待进一步增强。 央行公告原文 一、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二、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三、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 四、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追问1 新政会不会解钱荒? 业内普遍认为,由于市场资金仍偏紧张,“钱荒”风波凸显资金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新政对银行的影响有限,短期内银行不会降低贷款下限。 ECN Trade首席金融衍生品策略师戚威昨晚告诉记者,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想要钱的人贷不到钱,从民间融资成本看,民间综合利率水平在20%以上,河南一带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在30%左右,远超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高于基准利率4倍的规定。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微博上写道:“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是一个重大进步但还不够。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依然未受到挑战,短期内不会切实下调贷款利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认为,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有利于贷款利率下行,但是,由于社会整体融资需求依然旺盛,比如地方贷款平台、房地产企业等,商业银行依然占据议价优势,因此利率下行幅度不会太大。 追问2 房贷会不会受影响? 一位股份制银行的个贷经理表示,利率7折的优惠早就没有了。“现在主要是要看你的申请资质,VIP客户就可以享受9折优惠。资质好的客户,放贷也会快一点。”据了解,目前北京各家银行首套房贷利率基本都执行9折或9.5折优惠,有些甚至取消了折扣,按照基准利率执行,所以无论个人房贷利率下限是否放开,短期内对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蒋先玲表示,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区间不变,体现了“克强经济学”中“该紧的紧、该松的松”的特点。她说:“市场经济中的政策只是指导性的,房地产调控也不是一天能完成得了的,需要整个宏观政策配套执行。贷款利率上调对民生不利,利率下调和限购政策矛盾。因此维持利率区间是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需要。” 新政影响 金融机构将重新洗牌 从长期来看,贷款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冲击资金来源成本较高的中小金融机构,促使金融业市场重新洗牌。 蒋先玲说:“从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就可以看出,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收益率高达7%、8%,而国有大行的收益率都在4%上下,说明要取得等额资金,中小银行所花的成本高于大银行。放开贷款利率下浮空间后,各家银行为争夺优质客户,势必将降低贷款利率,大银行因为资金成本低,可能联合起来压低贷款利率,利润虽然下降但尚可获利,但小银行有可能因为利润空间被压缩而倒闭出局。”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副主任吕随启则认为,贷款利率的放开对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只会产生略微变化。“银行竞争加剧对客户是有利的,但是我国总体来说金融机构还是比较少,竞争并不是很充分。新政策对资金来源不是很充裕的银行来说,利润可能会滑坡,但影响不会太大。”他认为,央行新政的影响最早在今年年底就将有所显现。 猜想 存款利率何日放开? 与贷款利率下限放开相比,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对市场的影响更直接,被称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惊心一跃”。对此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此次改革没有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主要考虑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2003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尚未完全到位,同时存款保险制度、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等配套机制也正在逐步建立过程中。为此,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各项基础条件,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采访手记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据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透露,昨日公布的新政已于一个月前在国务院第13次常务会议上通过。不过多位银行从业者和专家昨晚均对记者表示,之前并不知晓央行要在近期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的管制。不过他们也认为,这份公告看似意外,实际在“钱荒”过后利率市场化改革呼声高涨的背景下,目前出台此政策正是合适的时机。 2012年6月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央行两次调整扩大存贷款浮动区间,进行非对称降息,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 央行相关负责人称,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自主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一方面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将促使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融资渠道。实习记者 张品秋 J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