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率的相关介绍:推进难题:人民币汇率改革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在倒逼利率市场化加快前行,中国的金融改革已不容拖延,必须锐意改革,既要开放金融市场,也要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国外利率市场化做得最保守的国家也不过用了16年时间,而中国已为此走过了14个年头,利率市场化的滞后已经成为国内市场价格扭曲的最根本因素。不过,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是中国整体金融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无法单兵独进,需要其他各项改革的紧密配合,才能理顺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在此之前,全国工商联的调研表明,90%的规模以下中小企业以及95%的小微企业迄今还没有与银行发生过借贷关系,短期来看,这部分企业也难以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中获得好处,仍须佐以金融市场的深度开放,让包括小贷,村镇银行等多种形态的资金中介共存,形成多层次融资体系。 与此同时,还要同时推进各类要素市场的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以及政府自身的改革。只有当上述各项改革形成合力之时,金融改革来之不易的成果才能得到巩固与维持。 尤其重要的是银行业与企业的改革。在中国,关系型融资的比例居高不下,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融资条件几有天壤之别,所以,利率工具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有限。这是我国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无法绕开的难题。诚如IMF副总裁朱民所言,银行和企业行为先市场化,利率才能市场化。这意味着,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落实各行业非公经济“新36条”或许是更为关键的一环! 利率与汇率:利率政策通过影响经常项目对汇率产生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信用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M2)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也是间接地作用,即通过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短期资本流动而间接地对利率产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