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原油市场太奇怪了,让人琢磨不透。”昨日,上海期货投资者老路在和《第一财经日报》交流期货市场走势时指出。而让他琢磨不透的并不是原油价格持续的下跌,而是在期价大跌后,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各合约之间的价差已经达到一个“近乎夸张”的程度。 周一收盘,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1月合约期价报43.71美元/桶,2月合约期价报46.36美元/吨,12月合约期价报57.98美元/桶,如果以1月合约基数,1月、2月价差2.65美元/桶,幅度高达6.06%;1月、12月价差更是高达14.27美元/桶,幅度为32.64%。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上,布伦特原油1月合约期价周一收盘报43.42美元/桶,2月合约期价收盘报45.82美元/桶,两者价差幅度为5.5%。 从过去一个月的走势来看,虽然原油期货即期合约价格从60美元/桶已经下跌至40美元/桶,但是原油期货市场近远月之间的价差幅度并没有随价格的下跌收敛,反而呈现扩大的态势。 老路在期货市场中主要参与套利交易,原油合约之间的奇怪价差吸引了他。上周他在NYMEX原油1月合约和2月合约价差只有1.85美元的时候参与了买入1月合约、卖出2月合约的套利交易,本希望期价通过价差回升获利。可惜,市场走势并没有按照他的设想进行,最后他在两合约扩大到2.43美元的时候止损平仓。 “对于原油市场而言,远月合约价格相对较高是可以理解的,这高出来的价格反映了资金的成本以及仓储费用,还包括了当前取得原油的容易程度。”鲁证期货杭州营业部副总经理陈里指出,“不过,目前的近远月价差相对有些夸张,隔月之间的幅度居然达到5%以上,年初和年末价差更是超过30%,这就意味着如果手上有现货,只需要在下一个月的期货市场抛出,最终进行交割,那么可以获取超过5%的无风险收益,如果抛在12个月后的期货合约上,那么获利也能达到30%以上。” 从历史上来看,原油市场主要以远期升水为主,原油现货容量相当庞大,因此较容易获取现货,而远月合约期价相对于近月合约期价的升水幅度略高于资金成本,2005~2006年中,各月合约之间的价差一般维持在30~50美分之间。在当时,一旦出现价差大幅偏离,就会有大量套利资金涌入,很快将价差恢复至合理水平。 不过,今年10月以来,国际原油期货市场近远月合约之间的价差就开始大幅扩大,到目前为止这种扩大的势头似乎还没有停止的迹象。有市场人士认为,金融市场去杠杆化所带来的流动性匮乏是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东证期货研究部分析师林慧指出:“这种状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流动性不足迫使那些持有原油头寸的企业和机构平掉持仓以换取现金,对于那些持有多头仓位的机构而言,这种平仓显得更为迫切。一般而言,由于近月合约成交相对活跃且持仓较为集中,期价受平仓的影响就更大一些。另一方面,流动性不足自然会导致资金的获取困难,从而增加资金的时间价值,反映在原油期货市场上就是如果要买入远期合约,就需要支付更多的升水。” 林慧认为,此前全球主要经济体政府不断出台拯救计划,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虽然这些新注入的流动性目前还没有产生明显的效果,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新注入市场的资金将会发挥作用。届时,原油市场的远期巨大升水将会得以改变。 <> 原油现货深度贴水美国炼厂忙囤油> 李俊 对于美国的原油炼厂而言,现在出现了一个很好的盈利机会——那就是将原油仓库里面尽量多地注入原油,然后在期货市场抛出远期合约。由于现货价格深度贴水使得这种操作不仅有利可图,甚至可以获得“暴利”。 据境外媒体报道,近期美国主要炼厂纷纷向存储库注入原油,其中包括油船。报告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指出,墨西哥湾约10艘超大型油轮正载有约2000万桶离案石油库存。 本周一,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即期合约(1月)期价报43.71美元/桶,而12月合约期价报57.98美元/桶,两者价差幅度超过30%。 在原油炼化产品价格不断走低、炼厂利润下滑的情况下,炼厂仅仅通过持有12个月原油就可以获利超过30%,这样的诱惑是巨大的。 美国能源资料协会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三个月内,美国原油库存增加了约3000万桶,增幅达到10%。这些增加的库存一方面反映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美国炼厂储存原油的“积极性”。 分析人士认为,库存的持续增加将对原油价格形成长期抑制。不过,如果炼厂在短期内集中建立库存,那么在短期内将有助于改善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从而对近月合约形成一定支撑,并逐步改变原油期货市场上近远月合约价差过大的局面。 <> 油价进入敏感地区> 林纯洁 不断下跌的油价正引起市场对于原油出口国经济状况的担忧,分析师表示,海湾地区原油出口国贸易顺差大幅缩窄,而俄罗斯的国际收支平衡将受到威胁。 “油价已经从历史高位回落超过100美元,这将对那些原油出口国产生重要的影响。”摩根士丹利的全球首席外汇分析师StephenJen在昨日公布的报告中表示,“即使是海湾合作理事会(GCC)国家也将看到来自贸易顺差减少的压力。他们的贸易顺差将从2008年占GDP35%的水平下降到2009年的占GDP10%到15%。”海湾合作理事会的成员国包括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阿曼和巴林。 Jen在报告中援引国际金融研究所(IIF)的预测数据指出,2009年沙特的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将从今年的30.8%下降到0.4%,阿联酋从20.4%回落至6.2%,科威特从43.4%降到21.6%,以及卡塔尔从43.1%降到12%。Jen指出,沙特的财政预算有90%来自能源行业的收入,正处于预算赤字的边缘。 这意味着油价的跌幅已经开始让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变得敏感。OPEC主席哈利勒(ChakibKhelil)上周末表示,OPEC将在12月17日的会议上通过幅度“非常大”的减产决定,并表示合理油价至少在70美元/桶上方。 “目前的油价已经引发群体性的恐慌,”GSR投资咨询公司高级战略分析师T.DStevens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多数国家已经认为目前的油价已经对他们产生了伤害。” 受到伤害的并不仅仅是俄罗斯。Jen指出,能够维持俄罗斯预算平衡的油价是在65美元/桶。他表示,低油价会对俄罗斯的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压力,其原因不仅仅是低油价直接导致出口收入减少,同样也会对资本流动产生影响。 俄罗斯国内缺乏长期投资的资金来源,俄罗斯长期债券和股市的主要投资者都来自于国外,过低的油价将会打击他们投资俄罗斯市场的信心。 油价下跌将导致投资者对俄罗斯经济悲观情绪的蔓延,引发资本外流,打击卢布的表现;而货币贬值会继续引发资本外流。从9月28日以来,美元兑俄罗斯卢布已经升值了12%。“俄罗斯是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中最为动荡的市场之一,无疑油价的下跌和该国特殊的金融市场构成有关,”EurolandLP基金公司合伙人XinChen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也意味着油价与俄罗斯的金融稳定息息相关。” 相同的境遇让俄罗斯成为了OPEC的盟友,哈利勒上周就说希望其他非OPEC产油国采取行动呼应OPEC的减产行为,共同维持市场稳定,还特地提到俄罗斯将会与他们合作。 “俄罗斯将与OPEC展开合作捍卫他们的利益,”俄罗斯能源部长SergeiShmatko11月底曾在新德里表示,俄罗斯将可能和OPEC联手减产。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副总裁BorisZilbermints昨日在莫斯科的一个行业研讨会上表示该公司2009年的原油产量将下降,不过并没有指出具体下降的数字。根据Zilbermints的数字,今年俄罗斯的原油产量将只有3080万吨,约合61.43万桶/天,比之前的预估下降了1.3%。该公司另一位副总裁曾在10月底表示去年该公司的原油产量约为3300万桶。 “他们(俄罗斯)的油田正在老化,所以产量下降中夹杂着主动与被动的双重因素,让人难以看清减产的力度”Stevens说,“但我确定俄罗斯对于目前的价格并不满意,而且我很关注墨西哥和挪威会有什么决定。”2002年正是这三个国家与OPEC联手减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