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时事评论员韩平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将武力干预叙利亚局势的选择权交给美国国会之后,一时间,法国的处境十分微妙。 事实上,奥巴马这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把法国总统奥朗德处于孤立境地,因为奥朗德也面临着反对派要求提交国会表决的压力,并要他模仿奥巴马采用这一做法。法国宪法第35条规定,政府在外国从事军事干预的决定应向国会通告,通告至迟在干预行动开始后三天内完成。国会可对此进行辩论,但不进行投票。只有当干预行动超过四个月时,才须得到国会批准。因此,事实上宪法并不要求政府在采取军事干预行动前必须得到国会授权。可是奥巴马的做法令奥朗德狼狈不已。 尽管爱丽舍宫强调,和奥巴马一样,奥朗德拥有完全自主的决定权。但在法国国内,舆论和政界并不这样认为。法国前总理菲永等反对派核心要求奥朗德在采取军事行动前,先要得到法国议会的批准。中间派领导人贝鲁也附和这一要求。 与此同时,法国国内的动武辩论已经演变成一场政治论战。社会党总书记指责右派抱着一种“慕尼黑式心态”。这个典故来自二战前夕,英法通过“慕尼黑阴谋”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来纵容德国,结果刺激希特勒更大野心,从而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面对来自各方的质疑,法国社会党内阁成员则分头为总统辩护,内政部长瓦尔斯表示,眼下必须等待美国的决定,法国不能单独行事。而反对者声称,今天的危险是法国沦为美国的木偶。 法国总理埃罗已经决定,将在当地时间9月2日会同参众两院主席、两院外交和国防委员会主席,以及两院多数派和反对派领袖一道开会商议有关对叙动武的对策。会议预期在当地时间下午5点举行,至于会持续多久目前无法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