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周晶璐 中国与美国在“公关”东盟国家方面暗自展开较量。 据美国媒体援引白宫13日公布的消息,为继续深化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及安全交往,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10月6日-12日出访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四国。值得注意的是,这将是奥巴马自2009年出任总统以来首次访问菲律宾。 在中菲关系因南海主权争议受损的背景下,奥巴马此访将受到高度关注。据菲律宾媒体报道,菲方对此次访问寄予厚望,认为奥巴马的出访将强化美菲同盟,有助于平衡中国在地区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中国也继续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中国-东盟高官会昨日起在苏州举行。工作级官员就制定南海行为准则的细节问题进行了磋商,据悉,会议成果将在下个月的东盟峰会中以联合声明的形式对外公布。 暨南大学东南亚事务研究专家张明亮认为,在美国不断提升“亚太再平衡”政策的实施力度的背景下,中国唯有与东盟国家展开更多积极的交流,提升投资数量和质量,才能扩大自身在地区的积极影响力。 菲对奥巴马首访寄予厚望 当地时间13日,白宫在一份公告中称,在奥巴马此次为期一周的访问中,他将先后到访印尼、文莱、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四个亚洲国家。 美国媒体称,奥巴马此行主题是参加一系列峰会,顺访以上四国。新华社援引白宫的消息,奥巴马将同与会领导人谈及一系列美国与亚太地区国家合作的议题,包括能源、海事安全、投资、发展、贸易。 奥巴马政府近年来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外交、安全等政策也不断向这一地区倾斜。白宫说,奥巴马这次亚洲之行将是“他承诺加强美国与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和安全关系的一部分”。 据报道,在他度过童年时光的印尼,奥巴马将出席APEC峰会,主持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并会晤印尼总统苏西洛。在完成对印尼的访问后,他将前往文莱出席美国-东盟峰会和东亚峰会。白宫称,奥巴马在峰会上将同与会各国讨论一系列合作,包括能源、海事安全、投资、发展、贸促以及地区和全球问题。随后,他将前往马来西亚,在美国发起的“全球创业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并会晤总理纳吉布。11日-12日,奥巴马将前往菲律宾会晤菲总统阿基诺,重申“美菲之间强有力的经济、人文和安全联系”,发表公开演说。 在南海争议问题不断凸显的背景下,奥巴马对菲律宾的首访将牵动各方关注。 菲律宾《每日问询报》14日报道称,作为奥巴马任职总统以来对菲律宾的首次访问,菲方对此寄予厚望。 菲总统发言人14日说,双方将讨论“如何进一步强化菲美传统盟友关系”,包括安全、经济和人员交流。菲方认为,此访将扩大美菲的安保联系。 目前,两国正就扩大美军在菲军事存在进行谈判。此举被认为是平衡中国在地区影响力的一步。有报道称,菲律宾方面希望美国在防务、安全等军事领域提供更多援助,以便助菲监视争议海域。 张明亮表示,由于美国与菲律宾是传统盟友,双边有密切的政治军事往来,现在奥巴马的第二任期已经过半,访问菲律宾“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实际上,美国最近频繁派出高级官员出访东盟国家。今年7月,美国副总统拜登访问新加坡,8月,美防长哈格尔也先后访问了马来西亚、印尼、文莱和菲律宾。张明亮认为,从奥巴马政府高层短期内频繁到访东盟国家可以看出,他的第二任期在第一任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与东盟国家的互动,增加了对该地区的投入。这种做法的背后目的就是为了平衡中国日益崛起的影响力。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蔡鹏鸿表示,虽然美国曾几次表态,在南海主权问题上采取中立立场,却高调介入南海争端。他表示,美方应在东南亚地区发挥积极作用,不要插手南海争议,做到真正的中立。 实际上,中方此前便多次告诫美国不要插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问题。本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在北京会见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米勒时便表示,美方不应在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释放错误信号,支持和纵容有关国家为所欲为,“中方不希望美国成为这些问题的第三方。” 中国东盟将发表联合声明 另一方面,在东亚峰会召开前夕,中国也继续保持与东盟国家的密切沟通。 昨日,中国-东盟高官会开始在江苏苏州召开,据此前中国官方发布的消息,这一会议将集中讨论并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定。 美国媒体报道称,当天由双方的工作级官员讨论制定南海行为准则的细则问题,15日,双方的高级官员将就讨论结果进行最终考量和批准。东盟官员昨日对媒体表示,双方还将讨论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执行力和约束力问题。 据透露,此次会议的成果将由中国和东盟领导人以联合声明的方式,在下月文莱举行的东盟峰会上对外发布。 今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十周年,中国与东盟保持了高密度的互动。 上月初,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先后访问泰国、马来西亚、老挝和越南,这位今年3月上任以来首访地便是东南亚国家的中国外长在今年已经访问了东盟10个国家中的7个。就在上月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还与东盟国家分别召开了防长扩大会议、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等会议。 蔡鹏鸿指出,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主流并非南海争议问题。张明亮则提议,中国唯有与东盟国家展开更多的互动,加大和提升投资数量和质量,才能扩大在地区的积极影响力。 有分析认为,中美两个大国在“公关”东盟国家上展开较量,出现争夺东盟的趋势。对此,张明亮分析,中美两国在东南亚地区争取各自的影响力,从这一层面上来看,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东盟的发展需要与中美两国分别合作,不能得罪任何一方,因而东盟在中美之间采取平衡战略,同时也能牵制对方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