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迪凡 第五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拥有志存高远的命题:“奠定长久的中美经济伙伴关系的基石”。 布什政府任期内最后一届SED将于12月4日~5日开谈,中国社科院美国外交研究室副主任袁征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前四届SED从整体上看成果颇丰,然中美两方在此对话机制上期望值出现错位,美国需要具体的结果,中国则需要长期的协调合作;与此同时,目前对于SED的走向美国两党均无明晰意见。 降低期望值 第五届SED依然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与美国财政部部长保尔森共同主持将就管理宏观经济风险和促进经济平衡增长的战略、加强能源和环境合作、应对贸易挑战、促进开放的投资环境、国际经济合作等议题进行讨论。 从美国财政部公布名单来看,与历届相比,美方此番随行来华官员有所降格,分别是美国农业部部长爱德华·谢弗、美国劳工部部长赵小兰、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部长莱维特、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尼塞尔、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和美国环境保护局局长强森等。 “如果谈到具体成果,年中那次SED时,中美两方已经尽力了。”袁征表示,“目前美国布什政府已成跛脚鸭,12月圣诞节临近国会即将休会,很难期待具体成果。” 然整体而言,“在一个世界上最强大国家和一个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对话,如中美之间可以在小问题、细节上合作成功,则可以逐渐互相信任,解决战略互信问题。”袁征亦表示。 未必有完全的延续性 本月早些时候,赵小兰在北京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也曾再一次坦言,现在还不能确定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上台后能否保留这一对话。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则在18日表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是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以及整体中美关系持续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希望双方能够继续把这一对话机制坚持下去。 美国两党当下对于SED的走向也并不确定。袁征表示,对于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协调的框架,奥巴马未必完全继承SED这个形式,美国国内的意见是,可能称之为SED,而是某种其他形式,中方则欢迎以另一种方式、协调机制持续对话。 袁征表示,奥巴马上台后可能在气候变化议题上构成对华压力。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奥巴马的立场与布什迥然不同。奥巴马承诺在就任总统之后,美国将积极投身有关谈判,美国每年还将在清洁能源上投资150亿美元,发展安全核能和清洁煤炭技术。 袁征对本报记者解释道,已有人致信奥巴马,要求其同中国协商,在就职之后让中国接受欧盟在气候变化方面的标准,促使中国减排,并随后输入美国相关清洁能源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