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日下午,“南都观影团”组织80名观众,在广州梅花园影城抢先观影,并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该片获得4 .42平均分(满分为5分),推荐率高达100%。 陈可辛新片《中国合伙人》将于本月18日公映。前日下午,“南都观影团”组织80名观众,在广州梅花园影城抢先观影,并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该片获得4 .42平均分(满分为5分),推荐率高达100%.片中三位男演员的兄弟情令观众又哭又笑,表演也获得认可。其中,黄晓明扮演的“留学教父”受到观众的普遍称赞,无论是笑点、哭点,还是形象突破方面均得到高票。陈可辛在接受媒体群访时则盛赞其“三好”,夸他“演得好,哭得好,英语好。” 影片的故事主要讲述的是黄晓明、邓超、佟大为三位好哥们从屌丝奋斗成高富帅的创业故事。该片是陈可辛进入内地市场后第一部完全以内地为背景的现实题材电影。未看片前,可能很多人会担心,香港导演陈可辛拍一部内地人的创业故事,是否会不真实?能接地气吗?参与“南都观影团”观众中,近6成观众表示,这部电影“从场景到配乐,都体现了内地八九十年代的氛围,很接地气”。 过半观众认为,从影片中获得的最大观感是“励志”,其余亦不乏怀旧、温暖、感人等感受。最被打动的地方就是“黄晓明、佟大为和邓超三人的兄弟情”。其中,“土鳖”黄晓明的表现获得许多观众的称赞,“突破让人惊喜,从形象到演技都有很大进步”、“黄晓明上英语课时的表现”均有较高的得票率,其制造笑点的功力更是独树一帜,效果上佳。而“海龟”邓超的超强气场、“愤青”佟大为的玩世不恭,也俘获不少观众的“芳心”。 南方都市报《中国合伙人》观众调查 时间:5月9日下午2:00 地点:广州梅花园影城 派发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5份 1、吸引你来看这部电影的原因是什么? A、对陈可辛的电影有个人情结 25% B、演员阵容 20% C、喜欢青春题材的电影 45% D、自己有过和电影中类似的奋斗或学习经历 7% E、其他(请补充)________3% ——— 同学介绍来的;被《光阴的故事》音乐剪辑版预告片吸引 2、如果用一个词描述你对这部电影的最大观感,它是? A、怀旧 8% B、励志 51% C、温暖 16% D、感人 2 5% 3、这部电影最打动你的地方? A、黄晓明、佟大为和邓超三人的兄弟情 6 2 % B、从屌丝奋斗成高富帅的创业故事 12% C、黄晓明和杜鹃的爱情戏 2% D、中国学生的“留学热”和“美国梦” 24% 4、你看电影时有泪点的地方是? A、黄晓明和杜鹃分手时 4% B、黄晓明、邓超、佟大为在婚礼后打架吵架时 44% C、邓超回忆在美国求学工作的艰难生活时 7% D、结尾他们谈判成功时 38% E、其他(请补充) 7% ———送邓超去美国时在机场的分别场面;K TV里佟大为唱《海阔天空》;成东青给学生上课 5、你看这部电影有笑点的地方是? A、黄晓明的土鳖扮相 25% B、佟大为的泡妞经历 27% C、黄晓明上英语课时的表现 3 7% D、黄晓明给邓超送礼物时 4% E、其他(请补充) 7% ——— 黄晓明在湖里向杜鹃表白的时候;黄晓明说自己是傻逼的时候; 黄晓明的自嘲式课堂 6、你觉得陈可辛电影中的内地真实吗? A、很真实,尤其是对“出国热”的刻画,很有共鸣 26% B、从场景到配乐,都体现了内地八九十年代的氛围,很接地气 57% C、美化了故事原型俞敏洪他们的创业故事,不够真实 10% D、台词和人物设置不够真实和接地气 7% 7?片中哪个演员的表演给你印象最深? A、黄晓明的突破让人惊喜,从形象到演技都有很大进步 3 6 % B、邓超的表演很有气场,把“海归”形象刻画得很细致 3 6 % C、佟大为的表现很有亮点,从玩世不恭到创业致富 20% D、杜鹃气质独特,第一次演电影表演自然 8% 8、片中有不少演员说英语的台词,给你感觉如何? A、他们的英语台词说得很棒很自然 24% B、演员的英语台词虽然说得不算好,但符合剧情需要 47% C、英语台词的运用很好,让我想起自己学英文的经历 29% D、英语台词过多造成观影障碍 0 在前天下午的观影活动及导演见面会之后,众影迷和陈可辛导演合影。 南都记者 马强 实习生 宋福亮 摄 当天下午,“南都观影团”之《中国合伙人》超前点映观影结束后,导演陈可辛亮相现场,与观众交流。观众们提问相当踊跃,而且每个问题都很有水准:有八卦演员的,有打探导演经历的,还有问题上升到“精神层面”的讨论,令陈可辛倍感意外与惊喜。活动结束后,他告诉南都记者,“这些观众提问很有水平!”由于“南都观影团”的观众是在网络上通过我们官方微博“南都全娱乐”随机征集,所以多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现场观众们兴奋的观影感受让陈可辛感慨:“没想到,这么年轻的观众也喜欢这部电影。” 【粉丝式提问】 观众:这部电影您怎么把自己的个人经历融入到电影里去? 陈可辛:融入个人经验的最大好处,就是当你在拍电影的时候会使你更有激情,那种激情也会去感染观众,会使电影更有感染力。孟晓俊的角色跟我很像,我就很容易地拿了一点自己的经历融入其中。主要是他去了美国在餐厅打工的那一段。我在念书的时候也去过餐厅打工,也曾经做不了w aiter,只做杂工,做杂工就拿不了小费,而是由w aiter分小费给我,我拿的就是小费的小费,曾经也碰到过最抠门的给得最少的w aiter.曾经也真的有位老太太,跟电影里的场景一模一样,每天都会来我打工的餐厅吃饭,给了我20块零钱。在1981年,20块对我来说是很多的钱。拿着那20块钱,我真的非常感动,她也讲了一句和电影里一样的对白,“其他的人可能会在这里待一辈子,你的世界却很大,你会到很多地方去”。这些都是真实的,有时候你拍这些真实的东西观众会觉得更有趣,这些是编也编不出来的。 观众:导演您好,我想问您觉得黄晓明的表现怎么样?为什么会选他来演“土鳖”?还有,他在这部片子中的英语水平与之前比是突飞猛进的,是因为拍这部戏才进步这么大吗? 陈可辛:黄晓明在这部戏里的表现都不用我讲了吧,大家都看到了,应该没有人说他演得不好。可能他这次的表演相比之前或者他本人来说,反差比较大。可能以前没什么机会演到一些非常对的角色。 我觉得,一个人长得帅气好看,就会有很多人宠你、对你好。但他看了剧本之后,就一直在争取要演这个角色,他觉得自己很像成东青,他说他从小就被人看不起,这一点我是觉得有点匪夷所思,但是他很坚决地说他自己就是成东青,结果我让他来试戏了。他红了之后可能都没有试过为了争取角色去试戏,这次他是试了,效果却非常好,我们才敢给他演这个角色。 说到他的英语,我觉得是他之前太不在意自己的形象去表现的缘故,这也是他太天真可爱的一面,所以被很多人说了那么多。其实,哪一个中国演员,一出来英语就会很好呢?谁都不好,所以谁来演都会是一个很苦的活。但在他们三个里面,黄晓明的英语是最有底气的,因为他已经学了两三年,他来拍的时候不会有太大困难。 【记者式提问】 观众:作为香港人来拍内地上世纪80年代的戏,您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陈可辛:像价值观、整个方向,没有什么区别和变化,毕竟我还是拍回了我自己喜欢的东西。其中肯定有一些细节性、技术性的,我不太了解,比如他们穿的衣服、听的音乐、讲的话等。所以,从拍这部电影开始我就从编剧、演员身上学会了平时不懂的东西,比如“土鳖”这个词,我以前不懂。还有片里黄晓明跟邓超讲的这句台词———“你能不能不要把气氛搞得那么销魂?”是黄晓明自己加的。其实我不懂这有什么好笑的,但是他说:“导演,你相信我,加上这句观众一定会笑”。这些技术性的问题,我一路拍,一路了解,不难解决,因为整个团队都是内地的工作人员。最重要的是整部戏的精神,这方面我没有觉得有什么难的,因为这部戏的精神就是成长,无论你在哪里,成长都是一样的。 观众:作为导演,您与我们欣赏电影的眼光可能是不一样的。您觉得哪一段拍得最好? 陈可辛:太多了,答案会非常长。(全场笑)这部戏是我很个人的作品,讲的是成长,每个阶段都是我经历过的,所以很多地方我自己都很有感触,未必是我的亲身经历,我都会很有感触。比如说王阳结婚那段,他们都不会想到王阳最后会和那种女孩子结婚,因为他之前有很多很漂亮的女朋友,其实人生就是这样,这部戏就是要讲:人生平平淡淡是最好的。 【影迷式提名】 观众:我想更深入地问一下关于精神的问题(全场笑)。我们90后正处于电影里主角的那段年华,陈可辛导演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给我们一些精神上的启发或鼓励吗? 陈可辛:我是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我觉得人生基本上是悲观的,这个是一定的。所以我们不能永远地打鸡血。不过也没有那么坏,也有些悲剧挺浪漫的,我就永远在这种状态里自娱自乐。片尾说“他们的故事,其实就是你们的故事”,当然那个年代是一个机会很多的年代,但我不觉得到现在就是完全没机会。我认为,在中国,机会比世界别的地方多,所以你们也别以为没有前途,其实还是得看自己。我年轻的时候也觉得没有前途、没有希望,认为只有上一代有(机会),结果我也熬过来了。世界在不停地转,不停地轮回。 观众:导演您好,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会怎么样? 陈可辛:我只是会在表面上欺骗回生活,在内心就忠于自己。做人最重要的是忠于自己,忠于自己就不会有什么遗憾,因为别的东西都是外在的,忠于自己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