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列表  |  分类明星  |  最新主题  |  精华主题  |  排行榜  [欢迎: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凯凌明星网>港台地区>导演>陈可辛>陈可辛:现在没任何灵感拍爱情片了  明星档案之陈可辛

人气指数:[111
本主题共有回帖数0篇。     登录后可以加入收藏!
1

陈可辛:现在没任何灵感拍爱情片了

 
 

新浪:陈可辛:现在没任何灵感拍爱情片了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陈爽   

陈可辛的新作《亲爱的》离9月26日上映还有十多天的时间,但他一早就明言这部电影“只能用人传人的口碑去宣传”。于是他带着剧组去了刚结束的威尼斯电影节,9月2日又在清华大学举行了千人点映场。上周六,陈可辛带着《亲爱的》又来到了广州暨南大学举行了点映。

从之前古装武侠大片《十月围城》和《投名状》,到之后的《中国合伙人》和《亲爱的》的这种现实题材电影,香港导演陈可辛的转身自如而顺滑。其中,《亲爱的》对中国当下社会现实的刻划细腻,即使很多出身内地的导演也未必能做到。

《亲爱的》根据社会新闻改编,基本上是个悲伤的故事。陈可辛说人生本来就是悲观的,“生出来就是看着你一个个喜欢的人离开,最后自己也离开,这个就是人生的旅程。我的电影里面主基调都是比较悲观,但总会有一些比较温暖,比如友情的东西。悲观的人觉得我乐观,乐观的人觉得我悲观,我永远都是在中间”。对于之前那些备受观众喜爱的爱情电影,陈可辛坦承:“我现在确实没有任何灵感拍爱情片了。”

责任感:我不喜欢说教和被说教

被拐儿童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这部《亲爱的》上映后,相信会引起大家再次关注。影片中张译扮演原型韩德忠,还在寻找丢失的儿子,韩德忠特别让陈可辛把孩子的照片和联系电话放在影片的最后。当天点映结束后,有观众激动地称赞陈可辛有“社会责任感”。

但陈可辛觉得自己只是在做电影,责任感是衍生的东西,并不是他最初的出发点,“我很少拍社会新闻题材,我不喜欢说教,也不喜欢被说教,社会新闻题材很容易有说教味。我觉得电影哭也好,笑也好,还是应该有情感的东西”。陈可辛之所以拍摄《亲爱的》,还是在于他觉得原型故事太吸引人,“但很多时候拍电影是逃不了一定社会责任感,因为电影是影响很多人的现代文学”。

剧本写完后,陈可辛拿给赵薇看,赵薇就说他很有社会责任感,“我说我从来不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回头来看,那个原型故事打动人,我把它拍成一部打动人的电影,也会达到一定的社会责任的功能。但社会责任感这个东西,你不要把它摆在前头,说我这个电影是为了打拐拍的,拉着横幅说我是有社会责任感的,那样吸引不了观众。但只要这个戏能够打动人,观众自然会关注拐卖儿童这些事情,自然会达到社会责任感的功能。”

接地气:放低身段重新去学

香港导演拍内地题材其实不少,像陈可辛这样做到真正接地气的不多。《亲爱的》除了谈打拐,还涉及到城乡二元化、农民工等很现实的议题,但影片的处理和表现非常自然,在国产片中也不多见。

陈可辛觉得每部电影都要担心接地气的问题,“不接这个地气,也得接别的地气,我总是要对一些陌生人和事进行一些展现。”可能唯一不一样的是,那些古装片没有活在当下的感觉,陈可辛说:“但导演每个电影都是要建立一个世界,建立世界的过程中你会受到一定的压力。”

他说拍《中国合伙人》也好,拍《亲爱的》也好,人性和情感的东西总是共通的,“就算我是美国人,但只要你对身边的事情有观察,你拍情感的东西其实没有地域的障碍,但有些细节要弄好,台词、衣服等都得搞好,这些其实演员都可以帮你把关。这些必须是他们都知道的。”

所以陈可辛觉得接地气对他来说不是很辛苦的事情,拍古装片可能更辛苦,因为很多技术性的细节他不懂,“但情感方面,我了解”。

当然他也注意到另外一种意见,就是来自香港的他不拍本土戏,而是去拍内地题材,“可能大家觉得我妥协,但八九十年代的港片,其实都是类型片,那时候我都能在香港生存,现在有多难呢?那时候才辛苦呢,所以我特别不理解,现在观众对于卖钱的就归为商业片,将我以前那些全视为文艺片”。

《甜蜜蜜》之前的7部戏,陈可辛说为了符合市场都是很委屈去拍。如何做到接地气,他说不知道怎么给人建议,“真的要放下身段,别想以前怎么样了,以前是以前,你要看现在的情况,重新去学,你会像新导演一样,很刺激”。

正能量:讨厌这个词喜欢这种信念

陈可辛对人生持悲观的态度,《亲爱的》也笼罩着一片压抑的气氛,角色基本都是悲剧人物,但他还是想保留一点人间有情的东西,所以设计了律师佟大为的角色。

陈可辛说道:“他讲了一句最重要的对白,就是大家都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事情,这个社会就会更好一点。”这个角色最开始算是一个混蛋、骗子,一心想为了赵薇那5000块,但后来不但把钱还给她,还一心一意地帮她,“这个其实是不太常在这种悲观事件里出现的角色,因为太好人好事,但我就会在电影里加这种好人好事。世界是残酷的,我们走这个路最后一定会悲,但中间可以走得好一点。原型角色给我很大启发,他让儿子与那个拐卖者妻子经常联络,时不时还去看她,这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这确实是人间的温暖,也让这个故事没有那么的悲观”。

陈可辛不想用一个纯粹压抑的方式去拍《亲爱的》,“这个戏本身没有出口,没有希望,包括结局,站在那个角度来讲,我必须制造一个温暖的东西”。他拿着剧本让编剧改佟大为的故事线,“这个其实就是在说4个字:人间有情”。

现在很多文艺片都很悲观压抑,但陈可辛觉得老文艺片都不是这样,“意大利的新写实电影,包括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老的中国电影,其实都是有希望,都是温暖的。”刻意的温暖好像容易被认为是正能量的东西,陈可辛说:“我特别不喜欢正能量这个词,但我特别喜欢正能量。毕竟我们要活下去,所以这个不是拍不拍电影的问题,是人生信念的问题。”

观影快评

催泪指数的确很高,但陈可辛要的不止是催泪

对于《亲爱的》这部寻找被拐儿童题材的电影,来看点映的观众大多带着催泪的看片预期而来,但看完两个小时的电影,很多人发现这部电影的催泪指数的确很高,但是影片并非只想讲一个曲折煽情的寻子故事。

影片涉及很多争议性极强的大众民生议题,更多带出了现实社会的白描景象。

来自香港的导演陈可辛,在他很少尝试的现实题材中,显现了自己掌控更大格局电影的雄心。

刻意克制,杜绝煽情

《亲爱的》根据寻找被拐儿童的真实案例改编。黄渤、郝蕾和张译、张雨绮扮演的两对夫妇因为孩子被拐而成为朋友,为了寻子想尽各种办法,期间经历的苦痛莫可言表。

赵薇则扮演拐卖黄渤孩子者的妻子,3年的共同生活让她与这个孩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但在法律面前,她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母亲,于她而言同样撕心裂肺,为了能与自己的至爱生活在一起,曾经的死对头再次成为冤家。但一个此前认为不可能的事件发生,让最后的结局出乎大家意料,也变得更加复杂难解,陈可辛留下一个开放结尾给大家自行判断。

演员的表演都无可挑剔,黄渤、郝蕾、张译等人演出为人父母在孩子丢失后的茫然和切肤之痛,在希望和绝望之间的煎熬尤为让人同情。

不过陈可辛并不打算拍一部廉价的催泪电影,虽然哭戏不少,但刻意的不去煽情,而是表现在对催泪戏的克制上。

一些观众看完后也表示意外,觉得和想象中的寻子电影有很大不同。

白描现实,呈现格局

影片以寻子事件为故事主索,在黄渤等人的辛苦找寻中,相关人等经历种种磨难,处在中国社会最基础层面的不少细节也一一展现。比如电话诈骗、贩卖野生动物、城中村、暂住证、城乡差别、规章与现实的冲突等都或多或少的浮现在影片中,这些细节并没有冲淡寻子的主线,但却充实了故事的主体,这一幅当下社会的白描,也让陈可辛导演希望呈现的大格局得以实现。

陈可辛觉得这就是社会现实,但只能说把他观察到的一些现象放在里面。陈可辛说:“我相信事情的双面性,政策经常是对大部分人好的,我不是要刻意批判什么。”影片能够对中国当下社会做出不那么浮夸和表面的刻划,且出自一个香港导演之手,可见陈可辛的用心和功力。

 

2014年09月15日 16:30    

本主题共有回帖数0篇。     登录后可以加入收藏!
最新主题

Seven-《酒醉的蝴蝶》
Seven-《就恋这把土》
Seven-《谢谢你》
Seven-《化风行万里》
Seven-《清水河往事》
Seven-《苹果香》
Seven-《此生无憾_国语
Seven-《想你的时候问月
Seven-《此生无憾》
Seven-《一生与你擦肩而


精华主题

组图:日童颜女神筱崎爱
组图:唐嫣穿粉裙戴皇冠
组图:关晓彤登新刊封面
组图:张天爱时尚大片烈
组图:张馨予烈焰红唇欲
组图:徐洁儿曝新年写真
组图:刘亦菲颜值掀热议
组图:江疏影主持热舞多
组图:小花旦有村架纯登
组图:你喜欢的样子她都


热门主题

Alan Walker[fade
火爆全球的英文歌曲[fa
(音乐mv)-faded
英雄联盟音乐节 天才dj
周深翻唱歌曲[faded]
英雄联盟音乐节 Alanw
Alan Walker重现神曲[
Alan Walker-fade
终于找到世界顶级电音神
龙梅子 - 《泪满天》




szkl.net ©2006-2025用户协议  (粤ICP备13028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