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成立于1904年的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2011年6月,“郭美美事件”发生以后,这一“百年老店”受到不断质疑。对此,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多次直面舆论给予了回应。今天下午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中新网接受网络视频专访,对于网络热点,赵白鸽有怎样的解答? 赵白鸽在下午的访谈中,语言表达流利,大部分的内容在介绍红会的历史、红会所做的工作、红会的改革以及她本人对“人道主义”的理解,而像“郭美美”这样的社会热点她并没有回避。 赵白鸽:郭美美这个事件,我觉得不仅仅是对红会造成了伤害,还有三个问题,第一不管是对一个组织,还是对一个机构,进行批评的时候必须有充足的证据。如果没有证据,甚至只要有一点关联的信息就会被无限的放大。我不愿意用炒作这个词,我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但是,一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公平,用这样一种方式,我认为是不合适的。 第二个问题,2011年的12月31日已经把这个事件的全部过程公布,但是似乎是很多人都在热衷于把郭美美这样一个人和红会划等号,我觉得这是一种不理性的表现。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 第三个问题在于,中国红十字会,这是目前最规范的社会组织之一,但是在我们中国,这个红会简直就跟郭美美是划等号的,我觉得非常遗憾。她这个事情对我们未来的启示是什么,中国红十字会100年的历史,110年的历史,就这么轻易被打倒。一个最大的原因,因为大家对人道的概念都没有,更不要说人道组织做了哪些事情,都不知道,这不是说明我们过去宣传的失败吗。 最近,红十字会又处在了风口浪尖,有媒体报道,我国的器官捐献中,2/3器官没有进入卫生部的系统分配,地方红会占有器官捐献资源。 对此,赵白鸽也在下午的访谈中回应了此事。 赵白鸽:最近发生的关于器官捐献的问题,最近媒体在说,中国红十字会拥有2/3的资源分配权,当然这种监督我不想有很多的批判。因为整个器官捐献涉及到6个环节,捐赠的动员、进入申报的程序、死亡的鉴定、器官分配、救助,最后是缅怀。中国红十字会只承担三个责任,一个是宣传,一个是救助,一个是缅怀。中间的环节,我们中国政府的相关部门正在通过非常严格的管理程序,因此在网上所说的,认捐,或者叫强捐,还有说资源分配的利益链,我不认同。按照事实的,才会真正弘扬社会的正义和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