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娜 老锣 本期嘉宾:龚琳娜 38岁,音乐人代表作:《忐忑》《金箍棒》《法海你不懂爱》 神曲天后的标签,奇葩的唱词和夸张的表演,这几年,大家似乎都习惯了雷人的龚琳娜以及她“洗脑”的歌曲。 可“雷人”的龚琳娜突然不“雷”了,会是什么样的情况?近日她穿着白纱裙唱《小河淌水》的情景,就颠覆了很多人的印象。有人惋惜感叹:“原来我们都误会龚琳娜了”!但之前的“鄙夷”,或现在的“叹息”,都不是龚琳娜想要的。在她看来,无论是“神曲”还是“天籁”,都是她与丈夫老锣在音乐上不断探索的成果,“我不觉得我们之前的歌就不正常,我一直都在好好唱。当你踏实地在做这个事情,所有的这些偏见,就会被慢慢理解”。 音乐科学家? 在最擅长的领域突破,这是我的试验场 除了“神曲天后”,龚琳娜最近从乐评人那里得到了另一个评价,叫“研究音乐的怪博士”。在《全能星战》中,龚琳娜和丈夫老锣充分展现了两人“研究”的怪癖:将《但愿人长久》改编为“摇滚版”;在传统民歌《小河淌水》加入一段“海豚音”唱腔……龚琳娜说,自己和老锣把这当成了他们的音乐试验场,“我就是来尝试的,要的就是冒险”。 潇湘晨报:《小河淌水》引起一片叫好声,有没有意外? 龚琳娜:这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我唱歌获得的评价里争议最少的一首,但其实也超越了我的极限,原来我没有这么唱过,有这么高的音,这么长的时间。越是民歌,对我来说就越难。这是因为我太擅长了,所以必须要突破,在你最擅长的领域里突破是最不容易的。因为人都喜欢保守地保留自己的习惯,所以这首歌对我的挑战是非常大的。但是我喜欢这样的感觉,你一直都在变。 我觉得当下,观众看一个歌手表演,肯定不是想要知道结果谁输谁赢,他们会希望知道你给他们带来什么。所以这种惊喜和好奇,也是希望能够带给观众的。 潇湘晨报:有媒体拿你十几年前参加青歌赛的照片和《金箍棒》表演时候的照片对比,你怎么看待现在和当年的自己? 龚琳娜:当然现在要老很多,哈哈。当年我还是一个很乖的、很听话的、顺着这个环境走的人。那个时候,我没有自信心的,因为我分不清自己和别人的区别。而现在的我,我觉得是更精彩的。这十几年走过来,我觉得我越来越深入在艺术的世界里,越来越往里走,往艺术的内心走,往艺术的境界走。 潇湘晨报:老锣给你很大鼓励? 龚琳娜:是。有时候我觉得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很孤独。然后,你想做一点新的东西,你就会失败。失败的时候,特别需要一些温柔的鼓励。所以那个时候,我老公在我身边鼓励我,他对我的支持,还有他的音乐创作,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激励。 潇湘晨报:面对争议,自己有没有郁闷的时候? 龚琳娜:没有,因为我自己做自己喜欢的,然后又能被大家都关注,这不是很幸福吗?对于所有的这些偏见,会随着你慢慢踏实地在做这个事情,被慢慢理解的。 神曲天后? 没有框架才是最好 对于大众而言,这个比赛的意义似乎是:突然发现了另一个龚琳娜。从《忐忑》到《法海你不懂爱》,龚琳娜不断刷新大家对于“神曲”的认知,更是让外界把她定义为“哗众取宠”的典型。在被《小河淌水》走红网络感动“路人转粉”之后,很多人在叹息:怎么之前就不肯好好唱? 潇湘晨报:你唱《小河淌水》震惊了很多网友,有不少人问,为什么不多唱一点大家认为“正常”的歌? 龚琳娜:首先,我觉得我的歌没有不正常的,其次,我觉得大家称我的歌“神曲”就特别好。因为它说明我的歌无法用常理定义,不是美声唱法,不是民族唱法,不是流行唱法,或者都是,或者都不是,神曲不是在一个框框里面。“神”,要么是讲这个人“出神入化”,要么哪怕就是讲你“神经病”,但都说明这是有精神的,它不是普通的就是为了“迎合”或者说是“舒服”才创作的歌曲。其实我觉得用这两个字非常的恰当。因为我不喜欢把自己归类为唱民族的或者唱流行的。没有框架,这样很好。 潇湘晨报:但可能这个词在网络环境中有带贬义? 龚琳娜:但丁的作品就是《神曲》啊,我不会觉得有贬义。你要是用嘲笑讽刺的眼光去看这个的话,是你自己愿意的,我觉得每个人愿意怎么看,是每个人的自由。 潇湘晨报:你怎么看待那几首歌引来的负面评价? 龚琳娜:新的东西被人接受起来是有一个过程的。虽然《小河淌水》是一首老歌,但老锣在原来基础上加了中间这段唱腔,如果没有那一段,这首歌就不会有那么出彩了,所以它出彩的还是我们创新的部分。只不过这首歌我们只是走了半步,之前的歌是走了好几步,所以观众可能会接受不了,这可以理解。因为给你一个新的东西,你要打破你的习惯,它一定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潇湘晨报:但是现在可能大众的视听习惯还在一个很浅的阶段? 龚琳娜:我不觉得,大家试听习惯的水平还停留在卡拉OK阶段的话,《忐忑》就不会那么火了。我记得捞仔老师有说过,当《忐忑》火的时候,给了他一个希望。音乐可以做到不是卡拉OK水平还能很流行,说明现在观众们对于音乐有需求了,它不再是对口水歌的需求了。所以我觉得当下的中国,必须要创新,我觉得太缺少像我们这样的人了。 @表演 潇湘晨报:之前的几首歌,表演风格和服装都很夸张,不担心大家关注这些外在因素而忽略了你所说的新的东西? 龚琳娜:我想说,这些也是表演的一部分,这是个视觉、听觉统一为整体的时代。你不能光唱得好,没有配备相符合的形式的表演,是不够的。就像《小河淌水》,如果没有我和老锣的故事,没有一层层的递进,没有我那身飘逸的衣服,可能它的感染力也会降低。这个是很重要的,它帮助我忘记了我是龚琳娜,演绎其他的角色。 @风格 潇湘晨报:像你和老锣之前做的《静夜思》《相思染》,与《金箍棒》《法海》似乎完全不同,这是在根据外界的反应改变自己的风格? 龚琳娜:不是,我们同时都在做。我觉得唱古诗词,是属于比较“雅”的一块,对我个人来说,是一种吸收,我在古典文化中吸收特别好的东西来养心。但这样的作品,放的地方非常少。就是说,现在人们都不会安静下来听。我不可能拿一个《静夜思》到跨年晚会,这不符合氛围。而我是一个歌者,我都要唱,我需要《金箍棒》《忐忑》这样释放的,我的能量特别强,我也需要释放。但是我也需要《静夜思》这样安静的,不断地吸收。 @评价 潇湘晨报:你在意外界评价的吗? 龚琳娜:在意,会认真地去看,但我觉得艺术就是这样的,你必须走在比大家前一点的位置,我们是特别真诚地面对音乐,我从来没有利用音乐,我想最后,这样真诚的音乐是会被人感受到的。而我也不是需要谁崇拜我,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人,不是什么神。虽然我会在意,但是这条音乐研究创新之路,我们肯定还会继续走下去。 《大牌印象》 她心心念念的,只是你的耳朵而已 这次采访前,曾经两次见过龚琳娜,一次《背后的故事》,一次《全能星战》发布会。第一次去,只是想去见识一下她到底真人有多“雷”,第二次去,想看看在这一年半的时差里她改变了多少。 结果两次预想都落空。一年半以前的她,穿着民族风的服装,在《背后的故事》说她与老锣的爱情,讲述两人的第一次琴歌合奏,还大肆向女观众传递夫妻之道。节目回放了她和老锣没有戒指没有婚纱的纯天然婚礼,她一边乐呵呵地解说,一边侧身问主持人李湘,“怎么样,他爸妈跳的舞特棒吧,这婚礼特好玩吧”,“献宝”意味十足,这让人很讶异,一个30多岁的女人,居然还有着一种小女生的天真。 再一次见到她,一身礼服打扮的龚琳娜妆容精致,同其他在场明星一样说一些感谢某某卫视、对于比赛特别欣赏之类的套话。唯有谈到自己的歌曲和表现,她原形毕露,滔滔不绝地讲自己每一场比赛的表演风格、编曲想法……发布会结束明星离场时,有位记者挤到她身边说很喜欢她唱的《但愿人长久》,她马上停下来,又是一脸“献宝”的小得意,“真的啊!那首编曲是老锣balabala……”大有遇到“知音”意欲畅谈的架势。 从当年的“青歌赛银奖”到后来《金箍棒》《法海》,不少人疑问她怎么走“偏”了,但如果看到她谈及音乐的天真,你会发现她和老锣就像是金庸武侠里的“老顽童”,你以为她在以“怪”和“雷”博眼球,但她认为这所有的一切,不过是种修炼,她心心念念要博的,只是你的耳朵而已。而不管你看不看她,他们依旧还是在音乐里狂热地打怪升级。少了一个中规中矩的“晚会大家”,多了一位“武痴”,不管好听不好听,至少总还有新招可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