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高科技搜寻失联客机为何这么难 MH370失联已经三天时间,中国与马来西亚、越南等多个国家的海军和空军力量在疑似失联海域展开搜救,但截至发稿前(11日凌晨1点),仍未找到失联飞机。而此前媒体报道的已发现飞机舱门、救生筏等消息也都在随后被证实这些物品都不是来自失联的MH370飞机。国家民航局局长李家祥10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仍未有失联客机的确切消息。他还称,下一步会进一步加大搜索范围。 MH370到底去哪了?在现代科技如此发达,卫星定位系统可以精确到看清报纸标题的情况下,为何搜寻一架相对比较庞大的飞机却如此困难? 综合新华社电 卫星成像 海上识别难度远高于陆地 MH370失联后,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是用卫星定位系统来查找飞机的下落。我国也的确在第一时间利用卫星试图定位飞机的位置。 据中国军网报道,MH370失联当天,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对在轨运行卫星测控计划进行调整,紧急调动海洋、风云、高分、遥感4个型号近10颗卫星,为地面搜救行动提供技术支持。部分卫星还停止了原有工作计划,全力投入搜救。 而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也利用其强大的卫星网络加入到搜寻MH370的工作中。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一颗卫星在9日11时35分(北京时间)拍摄了相关海域的一张250米精度的卫星图像,标出MH370疑似失联地点,图片定位约在104.6E,6.1N。这与此前马航方面公布的经纬度基本一致。 事实上,在天气晴好的条件下,侦察卫星或先进的民用光学遥感卫星的确有很高的分辨率,最高可接近0.1米,也就是说,烟盒大小的物体就能在图像上构成一个像素,如果多几个像素,可供识别出形状,则可能辨别出物体是什么。 但这都是针对陆地情况,而地面特征是基本不会变化的。但在海面,波浪不断地发生无规律的瞬间变化,在光学图像上留下的背景信息杂乱无章,固定形状的漂浮物要被识别出来几乎不可能,而这些漂浮固体的相互位置也在无规律且不停变化中。 因此,卫星对海面的观察主要依靠合成孔径雷达。目前这样的雷达也具有成像能力,即通过雷达回波生成可视图像,其分辨率也不断提高,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要识别MH370可能失事留下的漂浮物仍然几乎不可能。 海域情况 事发海域气象状况复杂 鉴于上述情况,目前的海上搜索主要依靠的还是飞机及舰船。 MH370失联后,中国方面先后派出“海巡31”、“南海救101”、“南海救115”、中国海警3411等4艘救援船,以及海军绵阳舰、井冈山舰、昆仑山舰、海口舰等4艘军舰前往失联海域。 绵阳舰已于10日3时50分先期抵达目标海域(比预定时间提前近3个小时),其它几艘舰船将于10日晚及11日到达。绵阳舰抵达后,连夜展开搜救工作,舰上各型探测搜索设备全部开机,舰员加强海面观察瞭望,按照划分区域重点对海面漂浮物进行仔细搜索。 而早前马来西亚、越南方面派出的舰船均已抵达相关海域展开搜救工作,找到疑似飞机舱门、救生筏等物品,经鉴定均非MH370所有。随后,泰国、美国等国家也派出飞机和舰船支援。至此,来自至少7个国家,至少25架飞机和40艘舰船在马来西亚与越南南部之间的海域搜寻MH370的下落。 但目前包括绵阳舰在内各方均未找到MH370的任何线索。而且疑似事发海域的气象状况也增加了搜救的难度。 此前据官方公布的消息,疑似事发海域属于泰国湾水域,是典型的热带海域,风高浪急,水下有热带环流,对于搜救是不利因素。 而从海面看,3月份是雨季,常有大风浪,甚至达到9级以上风浪,这样的海况,小型搜救船只作业困难,千吨级别船只作业也有困难。这对救援工作来说也是不利因素。 此外,尽管目标海域深度小于100米,远比法航447坠落海域浅(平均深度超过3000米),但据《博客天下》报道,曾参与法航447航班黑匣子定位的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大卫·加洛教授认为,海底并不是完全平坦的,若飞机坠入海中被沉积物覆盖,会大大增加搜寻难度。 救援主体 马来西亚搜救能力不强 MH370的搜救工作一直由马来西亚方面主导。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派出工作组赶赴马来西亚,是要“全面接管搜救工作”,不过这一消息10日遭到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的否认。而在当天下午4点的发布会上,马来西亚方面也表示“中国工作组是来协助,搜救工作一直由马方主导”。 对于由马方来主导搜救工作而不是中国的原因,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规定,事故所在地国家一般是搜救主力。但其他国家(相关国际以及国际民航组织成员国)可主动申请联合搜救。 在这个事件中,由于目前?计飞机疑似失联地点在马来西亚和越南的重叠海域,因此救援工作由能力相对强的马来西亚主导,越南辅助,中国以及海域周边国家的搜救力量参与联合救援。 但搜救失事飞机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法航447坠海后,法国和巴西动用了最先进的设备,联合搜寻了5天,才在海上发现飞机的一部分残骸。而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的搜救能力显然不能和法国比。 国际级功勋试飞员、空军试飞专家徐勇凌就表示,马来西亚和越南没有专业的搜救团队,搜救能力非常差,而海上搜索需要很多相关仪器和设备,否则仅靠飞行员的肉眼去看,比如直升机飞到海平面50米高度来回扫。方圆几百海里的海域,要去搜索一遍,是非常难的。 另外,民航事故主要找第一事发点,坠毁点不确定(只知道失联点),导致搜索面积扩大。MH370失联时正在海上飞行,只能根据最后一次通话和雷达消失点推断。这些都增加了搜救难度。此外,据马来西亚代理交通部长希沙姆丁·侯赛因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称,MH370可能被迫“空中折返”,这也致使搜救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马航:尊重失联航班家属个人空间 马来西亚航空10日晚就MH370航班失联事件发表声明说,目前已帮助在京失联航班家属前往吉隆坡。为尊重这些家属的隐私和私人空间,他们的航班信息以及任何具体动向都将不会公开。 马航首席执行长阿末佐哈里在当天发表的最新声明说,针对媒体的一些问题,马航郑重声明,在此次事件中将继续通过媒体与大众沟通,保持透明并及时提供最新信息。但对目前安排北京的MH370失联航班家属前往吉隆坡,不会对外公开这些家属的航班信息,以保护这些家属的隐私,并避免他们被打扰。出于对他们的尊重,希望关于这些家属的航班信息以及任何动向都不会被公开。 声明说,马航正在与中国政府部门紧密沟通,帮助那些想前往吉隆坡的失联航班乘客家属加速办理护照,同时也已与马来西亚签证中心沟通,加速办理入境签证。航空公司正在安排一架航班,计划于11日将在北京的失联航班乘客家属接至吉隆坡。航空公司已经特别告知所有失联航班乘客以及乘务员家属,只要失联航班的位置被确定,邻近的紧急处置中心立即开展工作,为这些家属提供支持与援助。一旦紧急处置中心开展工作,马航会为失联航班家属提供在该区域的交通和食宿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