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撕逼背后谁在说谎:序言: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有实力就要敢于接受挑战。“不服来单挑”,一档全新的栏目,也许你有超高的人气,也许你有用不完的运气,但在这不靠人气不靠运气,一切用实力说话,让真正的弱者俯首称臣。在这里,我们用最直观的对比展现消费者与网友最关注的痛点,没有模棱两可的打分和欲拒还迎的辩护,不管是音画质还是操作性,只要是好,那就是赢!鹿死谁手,尽在“不服来单挑”。 最近一周,乐视与小米的“撕逼”大战成为家电圈乃至股民们热议的话题。作为互联网企业,乐视与小米在家电领域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线上销售,都玩“生态”,都以内容为主等等,这些诸多相似这处给两者提供了一个“针锋相对”的机会,于是一场你攻击我还击的“撕逼”大战由此展开。 事件回顾 2015.6.15,小米电视业务负责人王川在媒体沟通会上提出了他对乐视的三个质疑,其实在6.12,王川曾通过微博@乐视贾跃亭,希望贾跃亭回答关于乐视电视是否违规,乐视内容是否比小米少,以及乐视电视是否捆绑收费这三个问题,然后贾跃亭并没有对此直接回应。 6月16日,针对小米方面的公开叫板,乐视公司在北京召开发布会予以正面回应。 此外,对于小米和乐视谁才是真正的生态,乐视相关负责人解释说,乐视生态系统是由垂直整合的闭环生态链和横向扩展的开放生态圈共同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共有互联网生态,内容生态,体育生态,智能终端生态和智能汽车生态五大子生态系统。垂直整合的闭环生态链可以提供极致产品体验和服务,而横向整合的生态圈则能够与外部资源共生,共享,共赢,这两者加起来才是乐视眼中的真正的生态。 围绕乐视与小米的“撕逼”大战,笔者也对消费者进行了走访,大家觉得视频内容可能会成为这场“撕逼”大战的胜负手,而小米也一直在强调视频内容的合法性,那么视频内容合法性对于家电企业的影响有多大,今天我们就和大家深入探讨一下。 181号文件是什么?:说到视频内容的合法性,我们就先和大家说说广电总局的181号文件。据181号文件规定,互联网电视和盒子等终端必须获得7张牌照商的内容监控,即所有内容必须在牌照商的集成播空平台下播出。 互联网电视集成机构所选择合作的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只能唯一连接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终端产品不得有其他访问互联网的通道,不得与网络运营企业的相关管理系统,数据库进行连接,即不管是智能电视还是机顶盒等电视机附属产品,若想接入互联网电视,必须与牌照持有者合作。条文同时规定,集成机构所选择合作的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只能嵌入一个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的地址,终端产品与平台之间是完全绑定的关系,集成平台对终端产品的控制和管理具有唯一性。 同年7月,广电总局一度下发《关于严禁通过互联网经机顶盒向电视机终端提供视听节目服务的通知》,要求视频网站立即开展自查整改,自行关闭互联网电视平台,停止一切销售,宣传活动。 目前通过广电总局验收的互联网电视平台只有CNTV,百视通,南方传媒,华数,中国国际广电电台的CIBN,湖南广电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CNBN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等7家机构,其他厂商的机顶盒产品只能与这7家有牌照的机构合作才合规。 战国七雄瓜分市场:本着“可管可控,绿色安全”的精神,广电总局把牌照颁给了七家供应商,而且已经宣布不再发放牌照,这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互联网电视的内容将上演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哪七家?央视国际,百视通,杭州华数,南方传媒,湖南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表为证: 未来电视(ICNTV) 未来电视是由央视国际与腾讯,中数寰宇合资成立的公司进行运营。未来电视的主要内容来自央视,并且是独家央视精品资源,拥有150万小时的央视精品视频 库,涵盖24小时新闻资讯,央视独家体育赛事,央视同步热播大剧,央视精品栏目,央视大制作纪录片,多元教育资源等六大方面。未来电视其他的内容提供商还有乐视,PPTV等。 百视通(BesTV) 百视通公司(BesTV)是国内领先的新媒体视听业务运营商,服务商,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和清华同方股 份公司合资组建。其核心内容是NBA,电影,电视剧,新闻。特色内容是少儿,财经,纪实。目前与之合作的内容提供商有SONY,华纳,环球,迪斯尼,福克斯,派拉蒙,环球,华谊兄弟,香港亚视,韩国CJ,上影集团,DISCOVERY,NGC国家地理,BBC,NHK等。 
华数TV 华数是全国最大的互动电视,3G手机电视和互联网电视综合数字化内容的运营商和提供商。与300多家海内外知名节目内容提供商和制片商建立了长期的战略 合作关系,建成了国内最大的数字化节目内容媒体资源库。内容涵盖院线大片,热门剧集,新闻,娱乐,栏目,体育等。华数的电视剧引进占全国热播剧的三分之二,热门院线电影实时引进。电视栏目方面提供的比较多,涵盖电视访谈,娱乐综艺,法政视点,探索纪实等方面。新闻和体育也比较丰富,体育涵盖英超,意甲,德甲,拳击,NBA,CBA等。 芒果TV 芒果TV是由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该公司是湖南卫视致力于发展网络电视业务的全资新媒体公司。前一段时间湖南卫视回收所有自制节目的互联网版权,所以芒果TV的内容主要来自湖南卫视,内容涵盖电视剧,综艺,电影,音乐,纪录片,卡通,生活,新闻等,其他内容提供商为央广视讯,新风行,凤凰娱乐,pplive等。 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CIBN) 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简称CIBN)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办的新媒体国际传播平台。CIBN是由央广新媒体传媒有限公司独家运营,覆盖中国大陆及北 美。其内容提供方主要有百视通,ICNTV,爱奇艺,PPTV,DOX多可视,中华美食频道,T&D,香江文化,CRIENGLISH英文天下,江通动画,学而思网校等。内容涵盖新闻,影视,公开课,生活,亲子等几大方面。 央广银河(GITV) 银河互联网电视有限公司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旗下央广新媒体公司,携手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和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进行运营。其内容提供商主要来自江苏电视台与爱奇艺,内容涵盖电视剧,电影,综艺,娱乐,音乐,动漫,生活,纪录,搞笑,体育,教育几大方面。 南方传媒互联八方(云视听) 互联八方云视听由广东南方传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互联八方云视听影视VOD点播业务包含“电影”和“电视剧”两大视听服务频道,内容提供商来自好莱坞,索尼影视娱乐公司,华纳兄弟娱乐公司,派拉蒙影业公司,韩国MBC电视台,香港寰亚电影公司,寰宇电影公司,嘉禾影业公司,星皓影业公司,骄阳电影公司,东方电影公司,名威电影公司和中国内地各大顶级影视出品机构。其他点播内容则以电视回看的形式体现。 事件分析谁对谁错:视频播控平台到底是怎么回事,相信大家看过前面的内容之后已经了解一二,那么现在我们该回到事件的主战场来看看交战双方是怎么就此事一攻一防的。 质疑一:播控平台涉嫌违规,电视有可能随时被叫停 回应:不是不懂法律,就是别有用心,误导公众 乐视正在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七大牌照方之一)合作,对互联网电视终端进行整改。目前,联合整改方案已上报监管部门并已满足政策要求,只待最后通过。 超级电视作为大屏消费电子产品,电视机硬件本身的市场销售向来是开放的,不受影响。友商指称超级电视销售可能随时被叫停,要么是不懂法律,要么是别有用心,恶意误导公众。因为广电181号文件监管的是播控平台及播控平台上的内容,而不是监管电视机硬件销售。 编辑点评:了解了播控平台是怎么回事之后,我们同样能够解答上面的质疑。播控平台的主要职能是对视频内容的监控,并不会对产品硬件本身有限制,这里边有“偷换概念”的意图,要知道在以前的产品中,没有视频点播功能的产品依然可以拿到市场上去销售。 此外,目前是播控平台影响的只有为发布的超级电视X55A系列,而此前已经在市场上有销售的其它型号如50Air,Max70(报价)等并没有收到任何影响,因此说明乐视此前的超级电视起码满足当时的监管条件。 质疑二:友商内容比乐视内容多一倍,免费内容高达82%。 回应:把别人的内容当自己的,已沦为笑柄;免费内容很多是片花,纯属笑谈。 “零内容”的友商,居然用别人的公网内容,号称自有内容生态全行业第一。所有厂商都可以通过与播控平台及内容方合作做到。这种草台联盟式的“第一”,传统厂商很多年前就已经是了。乐视是中国最大的自有内容库+公网内容,双方有无可比性,不言自明。 编辑点评:这方面说法并不完全准确,首先,播控平台牌照商就七家,所有视频内容提供方都需要与其中的一家合作,而在智能电视上有且只能有一家播控平台牌照商,因此在内容上不同型号的智能电视有可能在内容方面完全一样。 其次,对电视厂商来说,其实它并不能直接控制视频内容的数量和质量,监控权?是有视频播控平台牌照方来控制,因此内容的数量多少以及免费内容的多少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自己掌控不了。当然,如果电视厂商与视频内容提供方有一定的合作,让视频内容提供方通过播控平台为产品端提供不一样数量的内容也是可以的,但是最终的决定权并不在电视厂商这边,也就数说任何一个家电企业的智能电视,在用相同播控平台牌照商时,其内容在数量和质量方面是有可能一模一样的。所以,我们说质疑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 质疑三:捆绑年费,要用户持续续费成骗局 回应:硬件价格+服务费价格=硬件量产成本(年费实为赠送),服务到期后,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续费。不续费用户,依然可以享受和友商一样多的内容和服务。这是骗局么? 编辑点评:和之前提到的内容一样,不同的家电企业选择同样的播控平台的话,其内容原则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所以并不存在捆绑年费之说。 写在最后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需要一些企业参与到“撕逼”大战中,为的是博得更多消费者的眼球。但不得不说的是,“撕逼”也是要有底线的,用事实说话可能更能赢得消费者的尊重。其实,无论是对乐视也好,小米也罢,这场“撕逼”大战并没有真正的赢家,此事件的发生对消费者来说无非就是多了一些茶余饭后调侃的话题而已。 “撕逼”只是一种营销手段而已,但无论怎么营销,核心还是在于产品本身,我相信只要有过硬的产品,再“成熟”的理论也难以站住脚。 相关报价:★4K超高清平板电视报价 ★索尼4K超高清平板电视报价 ★东芝4K超高清平板电视报价★三星4K超高清平板电视报价 ★松下4K超高清平板电视报价 ★飞利浦4K超高清平板电视报价 ★Lg4K超高清平板电视报价 ★海信4K超高清平板电视报价 ★海尔4K超高清平板电视报价 ★长虹4K超高清平板电视报价 ★康佳4K超高清平板电视报价 ★创维4K超高清平板电视报价 ★Tcl4K超高清平板电视报价 ★联想4K超高清平板电视报价 ★乐视TV4K超高清平板电视报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