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劳模张培林研发的“平衡计分卡战略绩效管理系统”,年创效益2亿元,重庆劳模雷珂瞄准大数据领域,研发具有高新尖端属性的国产大数据系统,年创效益1.2亿元。这是重庆市总工会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结出丰硕成果的典范。 记者日前从重庆市总工会了解到,该市工会从建立科学制度体系入手,着力解决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想不想”,“愿不愿”,“会不会”,“成不成”四大难题,激发职工投身经济技术创新积极性,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2014年,该市职工提合理化建议48万多件,实施率达到61%,产生职工技术革新项目1.8万项,发明创造1.1万项,获得专利3000多项,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8500多项,年创经济效益逾100亿元。 营造创新氛围,鼓励职工创新,解决“想不想”问题。市总在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设立户外LED“重庆劳模风采屏”,每天循环播出2700余张劳模及先进集体的图片,与电视台联办劳动技能真人秀节目《我最有才》,已先后播出以汽车,服务行业技能为内容的第一,二季节目。这两大载体打造了劳动模范宣传平台和技能人才展示平台,强力营造了尊重劳动,展示才能,鼓励创新的氛围。 建立健全激励职工的长效机制,解决“愿不愿”问题。重庆市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近年累计投入资金约2000万元,用于开展技术创新,项目攻关及人才培养。2014年,市职工技术协会表彰了20个先进集体,50名先进个人,10名“职工技协之友”,并向12项优秀技术创新成果颁奖。今年,市总计划评选并奖励100个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 建立能力培养机制,解决“会不会”问题。通过举办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推动基层工会和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全年培训职工42万人次,85%的企业开展了岗位练兵活动。部分优胜者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认定。去年,全市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覆盖人才超过2000人,开展技术培训700场次,培训万余人次,技能提升6000人次。 建立成果转化机制,解决经济效益“成不成”问题。该市探索设置了职工经济技术网络平台“渝工创新”,以创新成果库,成果展示,企业技术需求,创新人物,创新企业,重大活动为主要内容,建立起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对接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桥梁,通过市场化,信息化手段推动实现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推广,交流和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明星关键词:中国正能量 ,中国正能量,正能量,正义,正气,义工,捐款,捐助,支教,助人,模范,先进,成就,弘扬,创新,中国梦,文明,Chinese Positive Ener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