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列表  |  最新主题  |  精华主题  |  排行榜  [欢迎: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凯凌百科>其他>中药>栀子>中药档案之栀子  

人气指数:[506
本主题共有回帖数1篇。  
1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资料档案:

中药名:栀子

外文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别称:黄果子,山黄枝,黄栀,山栀子,水栀子,越桃,木丹,山黄栀

二名法:Gardenia jasminoides

性味:苦,寒,无毒

归经:心,肝,肺,胃,三焦经

功效:清热,泻火,凉血

主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茜草目

科:茜草科

亚科:金鸡纳亚科

族:栀子族

属:栀子属

种:栀子

分布区域:江西,河南,湖北,浙江,福建,四川等。

主要产地:湖南省岳阳市,河南省唐河县

栀子(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昵称:黄栀子,山栀,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中药档案之栀子

2015年06月16日 21:50    

2

栀子简介

 
 

栀子简介:

性味归经:

性味:苦,寒,无毒

归经:心,肝,肺,胃,三焦经

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泻火,凉血

主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实用复方:

.《伤寒论》栀子豉汤 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NONG:栀子十四个(剖),香豉四合(绵裹)。上二昧,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2.《伤寒论》枳实栀子豉汤 治伤寒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个(剖),豉一升(绵裹)。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

3.《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治伤寒身黄发热:肥栀子十五个(剖),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栀子半,去滓,分温再服。

4.《广西中草药》 治湿热黄疸:山栀四钱,鸡骨草,田基黄各一两。水煎,日分三次服。

5.《闽东本草》 治尿淋,血淋,鲜栀子二两,冰糖一两。煎服。

6.《普济方》 治小便不通:栀子仁二七枚,盐花少许,独颗蒜一枚。上捣烂,摊纸花上贴脐,或涂阴囊上,良久即通。

7.《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治急性胃肠炎,腹痛,上吐下泻:山栀三钱,盘柱南五味(紫金皮)根五钱,青木香二钱。上药炒黑存性,加蜂蜜五钱。水煎,分二次服。

8.《普济方》栀子汤 治口疮,咽喉中塞痛,食不得:大青四两,山栀子,黄柏各一两,白蜜半斤。上切,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下蜜更煎一两沸,含之。

9.《圣济总录》栀子汤 治目赤:取山栀七枚,钻透,入煻灰火煨熟,以水一升半,煎至八合,去滓,入大黄末三钱匕,搅匀,食后旋旋温服。

10.《丹溪纂要》 治胃脘火痛,大山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盏,煎七分,入生姜汁饮之。

11.《简易方论》 治鼻中衄血:山栀子烧灰吹之。

12.《本事方》 治肺风鼻赤酒:老山栀为末,黄蜡等分溶和。为丸弹子大。空心茶,酒嚼下。忌酒,炙煿。

13.《圣济总录》栀子仁汤 治赤白痢并血痢:山栀子仁四七枚。锉,以浆水一升半,煎至五合,去滓。空心食前分温二服。

14.《丹溪心法》 治热水肿:山栀子25克,木香7克,白术12克。细切,水煎服。

15.《丹溪心法》 治妇人子肿湿多:炒山栀子一合。为末,米饮吞下,或丸服。

16.《濒湖集简方》 治折伤肿痛:栀子,白面同捣,涂之。

17.《梅师集验方》 治火丹毒:栀子,捣和水调敷之。

18.《千金方》 治火疮未起:栀子仁灰,麻油和封,惟厚为佳。

19.《广西中草药》 治疮疡肿痛:山栀,蒲公英,银花各四钱。水煎,日分三次服。另取生银花藤适量,捣烂,敷患处。

20.《救急方》 治烧伤:栀子末和鸡子清浓扫之。

21.《普济方》奇妙栀子散 治远年日久内外臁疮:山栀(烧作灰,研为细末),乳香(另研)各半钱 轻粉少许.上再研为末 用瓷器盛贮.每用时先将葱白,花椒煎汤洗疮.稍歇,再温浆水又洗一次,候恶水去尽,再将白水煮百沸,候温再洗.但疮口脓水血丝清水各尽,又用粉帛拭干.然后敷之.如干者香油调敷,湿者干掺.但恶疮口满实软,绢帛护之.中硬不作脓者未可用.如肿软有脓者,依前法再洗,敷贴之.

22.《奇效良方》栀子散 治下疳疮:栀子一枚,去穰,装入明矾末,面糊合口,火烧存性为末.洗净,干掺上.

药理作用:

.对肝脏功能的影响:①用SD大白鼠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正常动物,用2g生药提取物灌胃,C组为结扎总胆管,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动物,D组为高胆红素血症动物,并用2g生药的栀子提取物灌胃。实验测定肝脏Y蛋白,Z蛋白,BSP清除率,胆红素及有关酶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
1)栀子提取物对动物血清和肝匀浆内碱性磷酸酶的活力并无影响,结扎总胆管引起碱性磷酶酶活力增加将近2倍。但栀子提取物对升高了的酶活力并无作用。
2)栀子提取物对大白鼠血清和肝内乳酸脱氢酶活力的影响极小,4组动物酶活力的波动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3)栀子提取物对正常动物血清GOT无影响。结扎总胆管后,血清GOT增加7倍,栀子提取物可显著降低升高了的酶达40%。肝内GOT较稳定,4组动物均无明显改变。
4)栀子提取物对正常动物的酶活力无影响,但能使结扎总胆管动物升高了的酶活力恢复正常,可认为栀子提取物并不增加UDP一GT的活力。
5)测定肝脏二磷酸脲苷-葡萄糖脱氢酶表明,结扎总胆管可以降低酶活力,栀子提取物能增加正常动物酶活力,同时也能使降低了的酶活力升高。
6)栀子提取物能增加正常动物的Y蛋白,Z蛋白的量,但不能使由于结扎总胆管而减少的Y蛋白,Z蛋白量增加。表明栀子抗胆红素血症作用与Y蛋白,Z蛋白关系不大。
7)动物给药后静脉注射BSP(2g/100g体重),测定血液中及胆汁中的BSP清除率,发现到达峰值时间均有相应的延长,表明BSP从肝内排出的过程受到阻滞。
8)栀子能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但与葡萄糖醛酰转移酶无关。因此可以认为栀子提取物对肝细胞无毒性作用,栀子提取物可降低动物血清胆红素水平,但其退黄机制较为复杂,它不增加UDP-GT的活力,也不增加肝内的Y蛋白和之蛋白,也不像茵陈蒿那样,增加胆汁的分沁量。
②肝脏的保护作用
1)ICR大鼠预先(24或48小时以前)给于栀子提取物,可防止因半乳糖胺引起的暴发性肝炎。
2)实验大鼠给于异硫氰酸a-萘酯50mg/kg,可使大鼠血清胆红素和血清碱性磷酸酯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如每日给于栀子粗提物(1.5g/kg,口服,3天)可使因异硫氰酸a-萘酯中毒大鼠的血清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下降。栀子中提取的成分栀子甙同样有此作用。
3)对肝脏的影响:大鼠灌胃藏红花素50mg/kg 8天对肝脏功能无影响,但可引起急性肝脏变色。如服用高剂量100mg/kg 2周则可引起肝损害和黑变,但低剂量10mg/kg 40天并不产生上述情况,上述的肝损害和黑变是完全可逆的。因此藏红花素即使很高剂量对大鼠肝脏的毒性极小,在人服用时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剂量,所以藏红花素作为食品着色剂是十分安全的。

2.对胆汁分泌的影响:大鼠,兔实验证明,栀子具利胆作用。其醇提物和栀子甙,藏红花素等均能使胆汁分泌量增加。大鼠口服,静脉注射或十二指肠内给于栀子甙25mg/kg引起胆汁分泌增加,以十二指肠内给药最为显著,几与去氢胆酸钠的效价相当。

3.对胃液分泌及胃肠运动的影响:十二指肠给予栀子甙25mg/kg,能使幽门结扎大鼠胃液分泌减少,总酸度下降,pH值升高,作用相当于硫酸阿托品的1/5-1/10。静脉注射栀子甙和其甙元(Genipin),剂量分别为 100mg/kg与25mg/kg,能抑制大鼠自发性胃蠕动和匹罗卡品(Pilocarpine)诱发的胃收缩,但作用短暂。低浓度(1:25,000)栀子醇提取物能兴奋大鼠,兔小肠运动,高浓度(1:1,000)则抑制。小鼠和豚鼠离体回肠试验表明栀子甙有较弱的抗乙酰胆碱和抗组胺作用。

4.促进胰腺分泌作用:杨稚珍等用胆胰插管研究栀子及其不同提取物对大鼠胆胰流量及胰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栀子及其几种提取物有明显的利胰,利胆及降胰酶效应。京尼平甙有最显著的降低胰淀粉酶作用,而其酶解产物京尼平的增加胰胆流量作用最强,持续时间较短。裴德恺的研究认为栀子促进胰腺分泌作用可能与保持胰细胞膜的结构,功能直接有关,从而从细胞水平上论证了栀子治疗胰腺炎的药效基础。初步观察亦发现栀子有使膜脂的过氧化产物减少作用。

5.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栀子醇提取物(栀子果实粉碎后以乙醇渗漉,渗漉液在50℃减压浓缩去醇,制成300%浓缩液)5.69g/kg,能减少小鼠自发活动(踏板法),与对照组相比较P0.01,且与环己比妥钠(静脉注射,50mg/kg)有协同作用,能延长睡眠时间近12倍。但如用药组小鼠灌胃 35g/kg栀子醇渗漉液,然后分别在1.2.3小时,静脉注射环己烯巴比妥钠50mg/kg,记录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结果只有于2小时给药的栀子组能显著延长环己烯巴比妥钠睡眠时间(P0.05)。但栀子对苯丙胺诱发活动无对抗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栀子醇提物5.69g/kg,体温可平均降低3℃,大鼠腹腔注射200mg/kg体温下降可持续7小时以上。

6.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栀子煎剂和醇提物对麻醉或不麻醉猫,兔,大鼠,不论口服,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均有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对肾上腺素升压作用及阻断颈动脉血流的加压反射均元影响。也没有加强乙酰胆碱的降压作用。给予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对栀子的降血压作用无影响。其降压作用不是由于释放组胺所引起。静脉注射普鲁卡因也不改变栀子的降血压效果,说明其降血压作用与传入神经纤维无关。对神经节无阻断作用。当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栀子的降血压作用显著减弱或完全消失,阿托品也可取消其降血压作用。故认为栀子的降血压作用部位在中枢,栀子降血压效应主要是加强了延脑副交感中枢紧张度所致。亦有报道栀子对外周阻力影响不大,离体鼠心灌流实验表明,栀子提取物能降低心肌收缩力。麻醉犬,鼠静脉注射栀子提取物500mg/kg引起的血压下降是由于心收缩容积及心输出量下降。Im 藏红花酸(藏红花素的水解产物)0.01mg/kg,能减少喂饲胆固醇兔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大鼠静脉注射大剂量1g/kg 的栀子甲醇提取物时,心电图可呈现心肌损伤及房室传导阻滞。但麻醉兔静脉注射栀子甙30mg/kg,对血压,心率和乙电图都无明显影响。栀子果实的热水提取物能刺激体外培养牛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增殖,从而使血管内膜得以修复。

7.抑菌作用:栀子煎剂对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8.致泻作用:去乙酰车叶草甙酸甲酯有泻下作用,小鼠的半数有效量为0.53g/kg,服用6小时后开始腹泻。羟异栀子甙亦有导泻作用,小鼠口服的半数有效量为1.2g/kg,服后3小时开始作用。栀子甙的导泻作用半数有效量为300mg/kg,服药后3小时起作用。栀子甙酸的导泻作用半数有效量 800mg/kg。

9.镇痛作用:栀子甙及其水解产物京尼平对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运动有抑制作用。

10.抗炎及治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栀子以乙醇回流提取,在40℃以下减压浓缩至粘稠膏状(G1),将乙醇回流提取后的药渣,用水渗漉,渗漉液水浴蒸干(G2),将G1部分以甲醇溶解加硅藻土拌匀,以不同有机溶剂洗脱,分别回收溶剂得石油醚部分(G3),氯仿部分(G4),乙酸乙酯部分(G5),甲醇部分(G6)。然后以栀子甙(C-A),氢化可的松软膏(H-U),氢化可的松注射剂(H-I),外伤止痛膏(H-E)作为对照。观察栀子各分离部位对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和抗炎作用。结果如下:

1.栀子各分离部分对软组织损伤模型的治疗作用:
1)栀子对小鼠软组织损伤模型的实验治疗:小鼠由特制的软组织打击器制成模型,然后分别涂药,每日1次,连续4次,5天后处死,按外表观察,分5组评分,同时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分4级评分。栀子中G2.G3.G4对小鼠软组织损伤无治疗作用,G5和G6具较好的治疗作用。经4次敷药,从外表观察已基本治愈,无出血,瘀血灶。组织学观察,只见轻度肌纤维肿胀及少量点状出血灶,而外伤止痛膏对软组织损伤无明显治疗作用。
2)G5.G6对家兔软组织损伤的实验治疗方法与1类似。实验表明,G5.G6对家兔软组织损伤同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敷药1小时后,家兔恢复正常活动,出血,瘀血灶明显好转。敷药4天后,外表已无明显的出血和瘀血灶。5天后处死动物组织学观察,见肌纤维轻度肿胀,部分组织内有点状出血和瘀血灶。实验进一步证明外伤止痛膏对出血和瘀血性组织损伤无明显效果。药(毒)理学栀子醇渗漉浓缩液(300%)1次给药,腹腔注射和灌胃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7.1g/kg和107.48/kg。栀子甙(Geniposide)和栀子水提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很低,前者口服,腹腔注射,静脉注射给药的半数致死量为3g/kg。水提物腹腔注射给药的半数致死量为5g/kg。京尼平(Genipin)l次给药观察72小时,其口服,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对小鼠的 半数致死量 分别为237.190与153mg/kg。栀子乙醇提取物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为107.4g/kg,腹腔注射为27.45g/kg。栀子乙醇提取物10g/kg 灌胃,连续4天,使小鼠环己烯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延长,肝脏呈灰绿色,乙醇提取物4g/kg或去羟栀子甙 250mg/kg灌胃,连续4天,可使大鼠肝微粒体 P-450含量和对硝基苯甲醚脱甲基酶活性降低,肝呈灰绿色。栀子骨髓微核试验,Ames试验和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表明,栀子无致突变,致畸效应。

药代动力学:

栀子甙(Geniposide)是稳定的,在37℃ pH1.8胃液中无变化,但在肠内溶物中可代谢成京尼平(Genipin)。羟异栀子甙(Gardenoside)对酸和热不稳定,在胃液中可转化成脱乙酰基车叶草甙酸甲酯(Deacetylasperulosidic acid metbylester,DAM)和鸡屎藤次甙甲酯(Scan-doside methylester,SSM)。在肠内溶物中DAM转化成DAM-genin,而SSM转化成SSM-genin。

形态特征:

栀子为灌木,高0.3-3米,嫩枝常被短毛,枝圆柱形,灰色。叶对生,革质,稀为纸质,少为3枚轮生,叶形多样,通常为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25厘米,宽1.5-8厘米,顶端渐尖,骤然长渐尖或短尖而钝,基部楔形或短尖,两面常无毛,上面亮绿,下面色较暗,侧脉8-15对,在下面凸起,在上面平,叶柄长0.2-1厘米,托叶膜质。花芳香,通常单朵生于枝顶,花梗长3-5毫米,萼管倒圆锥形或卵形,长8-25毫米,有纵棱,萼檐管形,膨大,顶部5-8裂,通常6裂,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30毫米,宽1-4毫米,结果时增长,宿存,花冠白色或乳黄色,高脚碟状,喉部有疏柔毛,冠管狭圆筒形,长3-5厘米,宽4-6毫米,顶部5至8裂,通常6裂,裂片广展,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5-4厘米,宽0.6-2.8厘米,花丝极短,花药线形,长1.5-2.2厘米,伸出,花柱粗厚,长约4.5厘米,柱头纺锤形,伸出,长1-1.5厘米,宽3-7毫米,子房直径约3毫米,黄色,平滑。果卵形,近球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黄色或橙红色,长1.5-7厘米,直径1.2-2厘米,有翅状纵棱5-9条,顶部的宿存萼片长达4厘米,宽达6毫米,种子多数,扁,近圆形而稍有棱角,长约3.5毫米,宽约3毫米。花期3月~7月,果期5月至翌年2月。

生长习性:

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好阳光但又不能经受强烈阳光照射,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轻粘性酸性土壤中,抗有害气体能力强,萌芽力强,耐修剪。是典型的酸性花卉。

分布情况:

产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香港,广西,海南,四川,贵州和云南,河北,陕西和甘肃有栽培,其中河南省唐河县的栀子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为全国最大的栀子生产基地,有“中国栀子之乡”的美誉。生于海拔10-1500米处的旷野,丘陵,山谷,山坡,溪边的灌丛或林中。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太平洋岛屿和美洲北部,野生或栽培。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种期分春播和秋播,以春播为好。在2月上旬至2月下旬(立春至雨水)。选取饱满,色深红的果实,挖出种子,于水中搓散,捞取下沉的种子,晾去水份,随即与细土或草木灰拌匀,条播于畦沟内,盖以细土,再覆盖稻草,发芽后除去稻草,经常除草,如苗过密,应陆续匀苗,保持株距10-13cm。幼苗培育1-2年,高30余厘米,即可定植。

扦插繁殖:扦插期秋季9月下旬至1O月下旬,春季2月中下旬。剪取生长2-3年的枝条,摈节剪成长17-20cm的插穗。插时稍微倾斜,上端留一节露出地面。约一年后即可移植。

定植:3月间定植,按株距1.2-2m,作好直径50cm,深30cm的穴,并用堆肥10kg与细土拌匀作基肥。每穴栽苗1株。

水插法:虽然繁殖栀子的方法有多种,但最简便快捷的是漂浮的水插法,首先找泡沫板一块,并往上打孔,将栀子当年半熟枝剪下,插入泡沫板的孔中,然后将泡沫板放入装满水的桶中,将桶放在既能让漂板穗条遮阴,又能让阳光照射水桶的环境,将水温控制在18℃-25℃之间,栀子一星期即能长出3厘米以上的根。此方法扦插栀子,成活率为100%。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幼苗期须经常除草,浇水,保持苗床湿润,施肥以淡人粪尿为佳。定植后,在初春与夏季各除草,松土,施肥1次,并适当壅土。

土壤:栀子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故土壤的微酸性环境,是决定栀子生长好坏的关键。培养土应用微酸的沙壤红土7成,腐叶质3成混合而成。将土壤pH值控制在4.0-6.5之间为宜。温度栀子的最佳生长温度为16℃-18℃。温度过低和太阳直射都对其生长极为不利,故夏季宜将栀子放在通风良好,空气湿度大又透光的疏林或阴棚下养护。冬季放在见阳光,温度又不低于0℃的环境,让其休眠,温度过高会影响来年开花。

水分:量增加浇水。通常盆土发白即可浇水,一次浇透。夏季燥热,每天须向叶面喷雾2次-3次,以增加空气湿度,帮助植株降温。但花现蕾后,浇水不宜过多,以免造成落蕾。冬季浇水以偏干为好,防止水大烂根。

肥料:栀子是喜肥的植物,为了满足其生长期对肥的需求,又能保持土壤的微酸性环境,可事先将硫酸亚铁拌入肥液中发酵。进入生长旺季4月后,可每半月追肥一次(施肥时最好多兑些水,以防烧花)。这样既能满足栀子对肥料的需求,又能保持土壤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微酸环境,防止黄化病的发生,同时又避免了突击补硫酸亚铁,局部过酸对栀子的伤害。

整地:育苗地,先深耕33cm左右,除去石砾及草根,再行造畦,畦高17cm,宽1.3m。打碎土块,耙平,每亩施基肥2000kg。然后按行距27cm,挖宽7cm,深3cm的横沟,以待播种。

盆栽:

盆栽用土以40%园土,15%粗砂,30%厩肥土,15%腐叶土配制为宜。栀子苗期要注意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勤施腐熟薄肥。浇水以用雨水或经过发酵的淘米水为好。生长期如每隔l0-15天浇1次0.2%硫酸亚铁水或矾肥水(两者可相间使用),可防止土壤转成碱性,同时又可为土壤补充铁元素,防止栀子叶片发黄。夏季,栀于花要每天早晚向叶面喷一次水,以增切空气湿度,促进叶面光泽。盆栽栀子,8月份开花后只浇清水,控制浇水量。十月寒露前移入室内,置向阳处。冬季严控浇水,但可用清水常喷叶面。每年5月~7月在栀子生长旺盛期将停止时,对植株进行修剪去掉顶梢,促进分枝萌生,使日后株形美,开花多。栀子多采用扦插法和压条法进行繁殖,也可用分株和播种法繁殖,但很少采用。扦插可分为春插和秋插。春插于2月中下旬进行,秋插于9月下旬至10月下旬进行。插穗选摄2-3年的枝条,截成10-12厘米的段子,留顶上两片叶子,各剪去一半,然后斜插入插床中,土面上只留一节,注意遮荫和保持一定湿度,一般 1个月可生根,1年后移植。南方还有采用水插法繁殖的,即将插穗插在用苇秆编织的圆盘上,任其漂浮在水面上,使其下部在水中生根,再移植栽培。压条可在4 月清明前后或梅雨季节进行。选三年生母株上一年生健壮枝条,将其拉到地面,刻伤枝条上的入土部位,如能在刻伤部位蘸上200ppm粉剂案乙酸,再盖上土压实,则更容易生根。一般个把月生根后即可与母株分离,到第二年春再带土移栽。

病虫防治:

病虫防治:栀子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炭疽病,煤污病,根腐病,黄化病等,在室内,病害全年都可能发生,严重时植株落叶,落果或枯死。在病害发生初期或发生期施用多茵灵,退菌特等可有效地防治病害。

黄化病:栀子经常容易发生叶子发黄的黄化病,黄化病由多种原因引起,故须采取不同措施进行防治。缺肥引起的黄化病:这种黄化病从植株下部老叶开始,逐渐向新叶蔓延。
致病原因:
1,缺钾:老叶由绿色变成褐色。
2,缺磷:老叶呈紫红或暗红色。对以上诸种情况,可迫施腐熟的人粪尿或饼肥。缺铁引起的黄化病:这种黄化病,表现在新叶上,开始时叶片呈淡黄色或白色,叶脉仍是绿色,严重时叶脉也呈黄色或白色,最终叶片会干枯而死。对这种情况,可喷洒0.2%—0.5%的硫酸亚铁水溶液进行防治。
3,缺镁引起的黄化病:这种黄化病由老叶开始逐渐向新叶发展,叶脉仍呈绿色,严重时叶片脱落而死。对这种情况,可喷洒0.7%—0.8%硼镁肥防治。浇水过多,受冻等,也会引起黄叶现象,所以在养护过程中要特别加以注意。栀子在冬季室内通风不良及温湿度过高时,容易发生介壳虫危害,并伴有煤烟病发生。对介壳虫,可用竹签刮除,也可用20号石油乳剂加200倍水进行喷雾防治。对煤烟病,可用清水擦洗,或用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4,缺氮:单纯叶黄,新叶小而脆。

介壳虫: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糠介,另一种是吹棉介。煤烟病便是介壳虫的排泄物滋生细菌所致。这两种介壳虫都是属刺吸式害虫。虫背部表面附有一层腊质,一般药物无法穿透,可用吡虫啉类或其改良剂进行喷雾灭杀。每周一次,一般需要2-3次才能灭杀彻底。煤烟病就是黑霉菌感染,喷洒任何药物都不会自行脱落,必须进行擦洗,方可解决。

品种分类:

栀子气味芳香浓郁,历来受百姓所喜爱,但栀子形态平淡,造型单调,虽香味可嘉,但上不了厅堂。故在古代,花农们经过辛勤劳作,定向培育,早已培育出很多重瓣变种。如常见的:大花栀子G.J.var.grandifloraNakai.卵叶栀子G.J.var.ovalifoliaNakai.狭叶栀子G.J.var.angustifoliaNakai.斑叶栀子G.J.var.aureo-variegataNakai.由于花农的定向培育,已经把栀子分成“药用栀子”和“赏花栀子”了,即原来的单瓣的野生栀子作为“药用栀子”,通常以其果实入药,而人工培育出来的重瓣栀子则作为“赏花栀子”,其实也只能作为赏花栀子,这种栀子一般不结果,而有结果的其果实也不做药用。

变异类型

本种分布较广,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使其习性,叶的形状及大小,果实的形状及大小等均发生一些变异。其变异主要可分为两个类型:一类通常称为“山栀子”,果卵形或近球形,较小,另一类通常称为“水栀子”,果椭圆形或长圆形,较大。据称前者适为药用,后者适为染料用。一些学者亦根据其叶,花,果实等的变异,定为若干变种或变型。

古代染料:

栀子是秦汉以前应用最广的黄色染料,栀子的果实中含有酮物质栀子黄素,还有藏红花素等,用于染黄的物质为藏红花酸。《汉官仪》记有:“染园出栀,茜,供染御服。”说明当时染最高级的服装用栀子。古代用酸性来控制栀子染黄的深浅,欲得深黄色,则增加染中醋的用量。用栀子浸液可以直接染织物成鲜艳的黄色,工艺简单,汉马王堆出土的染织品的黄色就是以栀子染色获得的。但栀子染黄耐日晒的能较差,因此自宋以后染黄又被槐花部分取代。因为其重要性,太史公在《史记。货殖列传》有“千亩栀,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载。染色方法:新鲜的栀子果,捏碎泡水3小时,过滤,即可取染液。干栀子果,放入热水浸泡一夜,泡软后将果实剥开或捏碎,加火煎煮,煮沸续煮30分,熄火,过滤取第一次染液,可重复煎煮取3~4次染液。

2015年06月16日 22:45    

本主题共有回帖数1篇。  
最新主题

Seven-《想你的
Seven-《月亮里
Seven-《你永远
Seven-《天际》
Seven-《一生何
Seven-《你来与
Seven-《光亮》
Seven-《启程》
Seven-《吻别》
Seven-《牧羊曲


精华主题

组图:日童颜女神筱崎
组图:唐嫣穿粉裙戴皇
组图:关晓彤登新刊封
组图:张天爱时尚大片
组图:张馨予烈焰红唇
组图:徐洁儿曝新年写
组图:刘亦菲颜值掀热
组图:江疏影主持热舞
组图:小花旦有村架纯
组图:你喜欢的样子她


热门主题

Alan Walke
火爆全球的英文歌曲[
(音乐mv)-fad
英雄联盟音乐节 天才
周深翻唱歌曲[fad
英雄联盟音乐节 Al
终于找到世界顶级电音
龙梅子 - 《泪满天
鬼步广场舞跳的最好的
漂亮女孩一支鬼步舞,




szkl.net ©2006-2025用户协议  (粤ICP备13028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