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料档案:中药名:川木通 别名:淮通,淮木通,小木通 外文名:Armand Clematis Stem 药源: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 性味:寒,淡苦,无毒 归经:入心,肺,小肠,膀胱等经 功效:清热利尿,通经下乳 主治:水肿,淋病,小便不通,关节痹痛,经闭乳少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莨目 科:毛茛科 属:铁线莲属 种:川木通 分布区域:四川,贵州,湖南等地 采收时间:春,秋二季采收 用量:3~6g 川木通,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或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 Buch.Ham.的干燥藤茎。春,秋二季采收,除去粗皮,晒干,或趁鲜切薄片,晒干。 | 
|  | 川木通简介: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藤茎。性味:味苦,性寒,无毒。归经:归心,小肠,膀胱经。功效: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主治:用于淋证,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经闭乳少,湿热痹痛。用法用量:3~6g。禁忌:孕妇慎用。炮制方法:未切片者,略泡,润透,切厚片,干燥。相关配伍:.与车前子,滑石等同用,用于膀胱湿热,小便短赤,淋沥涩痛等症。2.与生地黄,甘草,竹叶等同用,用于心火上炎,口舌生疮,或心火下移于小肠而致的心烦尿赤等症。 相关论述:.《别录》 疗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疗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痿,踒折,齆鼻息肉,堕胎,去三虫。2.《药性论》 主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除烦热。 产地:产于四川,贵州,湖南等地。生理特性:本品呈长圆柱形,略单曲,长50~l0,直径2~87.5px。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向凹沟及棱线,节处多膨大,有叶痕及侧枝痕。残存皮部易撕裂。质坚硬,不易折断。切片厚2~4mm,边缘不整齐,残存皮部黄棕色,木部浅黄棕色或浅黄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其间布满导管孔,髓部较小,类白色或黄棕色,偶有奎腔。气微,味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