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一网12月23日讯 在没有CD、MP3的年代,林夕这个名字,就伴随着卡带,作为张国荣、王菲等天王天后的“御用词人”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如今,张国荣已去世,王菲远离歌坛,而林夕仍然笔耕不辍地创作着,并为新一代的天王天后陈奕迅、杨千嬅写词。20年间创作3000多首情歌,曾经在各大排行榜独占半壁江山。今年,林夕为北京奥运会创作的《北京欢迎你》,更是成为今年传唱最广的歌曲。日前,林夕携自己在内地推出的首本书《原来你非不快乐》来北京、上海两地宣传。前日,记者电话专访了香港“词圣”林夕。(记者徐迅) 2008年用“绝”来形容 晨报:据说这本《原来你非不快乐》是受到四川大地震的触动而写作的,是这样吗?在今年这个不平凡的一年,给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林夕:2008年只用一个汉字来形容“绝”。2008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如年初的雪灾、地震、经济危机,以及娱乐圈的“艳照门”,以及年底周慧敏和倪震的分分合合等很多事件,这些事件有的让我揪心,有的让我思考道德的界限在哪里?特别四川大地震给我感触很大,中国人很“漂亮”的一面都在那时表现出来了,我当时看着眼泪就流下来了。而金融海啸引发的顾虑,也有必要让我们修正对金钱、对生活方式的看法。有时我们不会想,只会想如何挣快钱,而不会想快乐生活的定义在哪里。 我是一个“分裂”的人 晨报:看了您写的太多的关于爱情的歌词,这本新书的内容却无关爱情,涉及工作、时事、社会民生、生命等多个方面的思考。您的歌词让人觉得您是个很“出世”的人,这本随笔却让人觉得很“入世”,甚至炒股炒楼您都很在行,这两者是怎么很好地结合在您身上的? 林夕:我自己也很好奇我这样的“分裂”。其实我一向关心社会,关心这个世界,地球的健康,还有其他的人活得快不快乐,这些很理性的问题。这十年我看了很多政治、经济、哲学、心理等方面的书,我一直用理性去写专栏。但我写歌时就回复到感性的头脑,一听到音乐就回到音乐的世界里。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其实不是,我这人是七分理性三分感性。 |